赠别安邑韩少府

子真能自在,江海意何如。

门掩疏尘吏,心闲阅道书。

古城寒欲雪,远客暮无车。

杳杳思前路,谁堪千里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子真能自由自在,江海的意境如何呢。
关门谢绝俗世官吏,心中悠闲翻阅道家书籍。
古老的城池寒气逼人,仿佛要下雪,远方的旅人傍晚时分仍未找到归宿。
思绪飘向远方的前程,谁能忍受这千里之外的孤寂。

注释

子:指代某个人。
真:确实,真正。
自在:自由,不受拘束。
江海:泛指广阔的水域,象征着自由和广阔的心境。
意何如:心境如何,感觉如何。
疏尘吏:清闲的官员,不常来往的世俗之人。
道书:道教的书籍,可能含有寻求内心平静的意味。
古城:历史悠久的城市。
寒欲雪:形容天气寒冷,接近下雪。
远客:远方的旅人。
杳杳:遥远而模糊。
前路:前方的道路,未来。
谁堪:谁能承受,谁能忍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生活状态。"子真能自在,江海意何如"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的人生态度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世俗功名利禄的淡漠。"门掩疏尘吏,心闲阅道书"则是具体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情景,门前没有官府差役的打扰,只是在闲暇时光里阅读道家经典,展现了一种清净与宁静。

"古城寒欲雪,远客暮无车"这一句则转换了环境和情境,诗人或许身处一座古老的城池之中,天气渐冷似乎即将下雪,而自己作为一个远行的旅者,却在黄昏时分找不到归途的马车。这不仅是对客途生活的写照,也隐含着一种孤独和无依的凄凉情怀。

"杳杳思前路,谁堪千里馀"则是诗人对于过去旅程的回忆,以及面对长达千里的归途而产生的忧虑。"杳杳"形容思绪纷飞不定,而"谁堪"一词,则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孤独感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情境,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同时也流露出了对远方故土的思念以及面对未知旅途的忧虑。这种矛盾统一的感情表达,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丰富的情感层次。

收录诗词(168)

耿湋(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 (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大历十才子之一。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诸人齐名。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 字:洪源
  • 籍贯:河东(今属山西)

相关古诗词

赠张将军

寥落军城暮,重门返照间。

鼓鼙经雨暗,士马过秋闲。

惯守临边郡,曾营近海山。

关西旧业在,夜夜梦中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赠苗员外

为郎日赋诗,小谢少年时。

业继儒门后,心多道者期。

晚回长乐殿,新出夜明祠。

行乐西园暮,春风动柳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赠海明上人

来自西天竺,持经奉紫微。

年深梵语变,行苦俗流归。

月上安禅久,苔生出院稀。

梁间有驯鸽,不去复何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赠隐公

世间无近远,定里遍曾过。

东海经长在,南朝寺最多。

暮年聊化俗,初地即摧魔。

今日忘尘虑,看心义若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