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其九)

林下无拘束,闲行放性灵。

好时开药灶,高处置琴亭。

更撰居山记,唯寻相鹤经。

初当授衣假,无吏挽门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在树林中自由自在,随意漫步释放天性。
在美好的时光里煮药炼丹,高处建一个琴亭以自娱。
还要撰写居住山中的生活记录,只寻找与鹤相关的经书。
刚开始享受休假,没有官吏来敲门催促。

注释

林下:树林之中。
拘束:束缚。
闲行:随意漫步。
放性灵:释放天性。
好时:美好的时光。
药灶:炼丹炉。
置:放置。
琴亭:弹琴的亭子。
撰:撰写。
居山记:山居生活记录。
相鹤经:关于鹤的书籍。
授衣假:休假。
吏:官吏。
门铃:敲门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生活状态。"林下无拘束,闲行放性灵"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地漫步,没有任何拘束,心灵得到了解放和净化。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生活方式,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好时开药灶,高处置琴亭"则进一步描绘了这种生活的情景。"好时开药灶"可能是指在适合的季节种植草药,或许是指在适宜的时候进行一种精神上的修炼。"高处置琴亭"则显示了诗人追求高雅、超脱的心境,通过音乐来陶冶情操。

"更撰居山记,唯寻相鹤经"表明诗人不仅生活在自然中,还记录下自己的体验和感悟,而"唯寻相鹤经"可能指的是对道家修炼之法的探索,相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仙鸟,象征着长生不老。

最后两句"初当授衣假,无吏挽门铃"则是在描绘一种远离尘世的生活。在这里,诗人没有官职,不需要穿戴正式的官服,也没有官吏来敲打家门,这是一种完全脱离了官场俗世的宁静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隐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超然物外、清净自守的向往,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诗画。

收录诗词(441)

张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 字:文昌
  • 籍贯: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 生卒年:约767~约830

相关古诗词

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其十)

客散高斋晚,东园景象偏。

晴明犹有蝶,凉冷渐无蝉。

藤折霜来子,蜗行雨后涎。

新诗才上卷,已得满城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和李仆射秋日病中作

由来病根浅,易见药功成。

晓日杵臼静,凉风衣服轻。

犹疑少气力,渐觉有心情。

独倚红藤杖,时时阶上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和陆司业习静寄所知

幽室独焚香,清晨下未央。

山开登竹阁,僧到出茶床。

收拾新琴谱,封题旧药方。

逍遥无别事,不似在班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和周赞善闻子规

秦城啼楚鸟,远思更纷纷。

况是街西夜,偏当雨里闻。

应投最高树,似隔数重云。

此处谁能听,遥知独有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