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二首(其二)

裙衩文鸳窄,钗梁粉蝶娇。

才离眼底已销魂,难道忍心撇过又今宵。

佩响侵银箔,炉薰度紫绡。

月斜花径路迢迢,如此思量魆地忒无聊。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女子的哀愁与思念之情,细腻入微,情感丰富。

首句“裙衩文鸳窄,钗梁粉蝶娇”以服饰为切入点,通过“窄”和“娇”两个字,形象地描绘出女子身着紧身衣裙,头戴装饰精美的钗,如同翩翩起舞的粉蝶,展现出女子的娇美与柔弱。这里的“文鸳”可能指的是绣有鸳鸯图案的衣物,鸳鸯常被用来象征爱情,暗示女子内心深处对某人的深深眷恋。

接下来,“才离眼底已销魂,难道忍心撇过又今宵”两句,直接表达了女子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她刚刚从爱人的眼中离开,心中便已感到无比的失落与伤感,难以忍受再次与爱人分别的痛苦,这种情感的强烈对比,让人感受到女子对爱人的深切依恋与不舍。

“佩响侵银箔,炉薰度紫绡”描绘了女子在夜晚独自一人时的情景。佩带上的响声仿佛在银箔上回荡,香炉中的烟雾弥漫在紫色的丝绸之间,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女子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最后,“月斜花径路迢迢,如此思量魆地忒无聊”将思绪引向远方,月光斜照,花径漫长,女子在这样的环境下独自思考,倍感寂寞与无奈。这里不仅体现了女子的孤独,也暗示了两人之间的距离与障碍,使得她的思念更加深沉与无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子在面对爱情分离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爱人的深情眷恋,又有因无法相聚而产生的孤独与无奈,情感真挚动人。

收录诗词(325)

李慈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后改今名,字爱伯,室名越缦堂。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 字:式侯
  • 号:莼客
  • 籍贯:晚年自署越缦老
  • 生卒年:1830~1894

相关古诗词

谒金门

江上道,临水画楼春早。

迟日养蚕帘影悄,隔帘闻语笑。

朝暮蒲帆征棹,愁见殢人芳草。

烟陌青青同一稿,夕阳无限好。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祝英台近二首(其一)

绮廊疏,芳径转,楼阁浅深见。

迤逦珠帘,多半隔花卷。殢人一曲朱栏,是谁频倚。

恁沾袖、馀香犹暖。恨春晚。

回首檀板金尊,年前凡欢宴。

题榜风流,还问旧家燕。

更怜临水纱窗,杨花堆雪,正闲煞、嫩晴庭院。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二首(其二)

画船归,瑶笛断,泪眼碧波冻。

今岁天涯,赚尽燕莺梦。

有谁扶醉湖南,玉钩斜路,只肠断。夕阳相送。

倩痕重。任他芳草横陈,屐边忍轻弄。

怕有离魂,尚恋栈香冢。

只恐留得愁恨,东风多事,又吹出、情苗根种。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青玉案二首(其一)

金阊门外春江路,只惯送、离人去。

谁分征帆今夜住。

小楼红烛,画帘檀炷,来听樱桃雨。

钿筝绣盏催频数。酒醒歌阑又天曙。

一晌贪欢能几许。

酴醾金帐,鬓蝉香度,后日思量处。

形式: 词牌: 青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