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飘零随处是生涯,断梗飞蓬但可嗟。
稚子欢迎先入梦,从兵结束待还家。
食眠屡失身多病,忧愧相乘发易华。
隔日寄声为薄具,石榴应有未开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漂泊无定的生活状态,以"飘零随处是生涯,断梗飞蓬但可嗟"开篇,形象地比喻自己像随风翻飞的枯枝落叶,流露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接着写到孩子对他的思念,稚子的梦中常常有他的身影,显示出家庭的温情与期盼。
诗中"从兵结束待还家"表达了诗人渴望结束战事,早日回家团聚的愿望,然而现实却是"食眠屡失身多病,忧愧相乘发易华",生活的艰辛和内心的忧虑使他身体状况每况愈下。诗人感叹时光匆匆,每日只能通过简陋的书信传递问候,"隔日寄声为薄具",表达出对远方亲人的牵挂。
最后一句"石榴应有未开花"以景结情,暗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微小期待,尽管眼前还是未开花的石榴,但春天总会到来,希望也会在心中悄然生长。整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陆游在动荡岁月中的坚韧与无奈。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老境遗人事,穷居砭世肓。
茅檐听雪滴,瓦鼎爇松肪。
不愿封侯印,惟求煮菜方。
杯羹须及热,剩欲唤君尝。
急雨狂风暮不收,燎炉薪暖复何忧。
如倾潋滟鹅黄酒,似拥蒙茸狐白裘。
大泽羁鸿来万里,高城传漏过三筹。
明朝会看稽山雪,莫为冲寒怯上楼。
睡少人人笑老生,拥炉孤坐欲三更。
月移西去失花影,风自北来传漏声。
凫鼎煎茶非俗物,雁灯开卷惬幽情。
兴来自喜犹彊健,一纸清诗取次成。
柴门木落叶成堆,十日元无一再开。
书坐藏多为饱祟,诗缘吟苦作穷媒。
儿言山圃当收栗,僧约溪桥共探梅。
堪笑此翁推不动,地炉无火画寒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