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柳州

地尽江南戍,山分桂北林。

火云三月合,石路九疑深。

暗谷随风过,危桥共鸟寻。

羁魂愁似绝,不复待猿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行旅的艰难与孤寂之感。开篇两句“地尽江南戍,山分桂北林”迅速勾勒出边疆地域的轮廓,其中“戍”字透露出军事哨所的存在,而“桂北林”则暗示了遥远的自然景观与文化记忆。

接下来的“火云三月合,石路九疑深”则描绘出季节更替中天气变化与道路艰险的情景。“火云”可能指的是春日炙热的阳光,而“石路九疑深”则形象地表达了行者在复杂蜿蜒的山路上所面临的迷茫与挑战。

诗中间的“暗谷随风过,危桥共鸟寻”两句,则通过对比的手法,将人声的缺失与自然界的声音形成鲜明对照。这里,“暗谷”和“危桥”勾勒出一种险峻而又静谧的景象,而“共鸟寻”则透露出诗人对生命共同体的感悟。

结尾两句“羁魂愁似绝,不复待猿吟”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忧伤。其中,“羁魂”二字暗示着灵魂被困绊的情形,而“不复待猿吟”则是对古代仙境中猿猴能够歌唱的传说的一种反讽,表明诗人已无法等待任何美好的声音,只能沉浸在自己的愁绪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边塞地带所体验到的寂寞、孤独以及对远方家园的无限留恋。

收录诗词(270)

戴叔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 字:幼公(一作次公)
  • 籍贯:润州金坛(今属江苏)
  • 生卒年:732—789

相关古诗词

过贾谊旧居

楚乡卑湿叹殊方,鵩赋人非宅已荒。

谩有长书忧汉室,空将哀些吊沅湘。

雨馀古井生秋草,叶尽疏林见夕阳。

过客不须频太息,咸阳宫殿亦凄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过贾谊宅

一谪长沙地,三年叹逐臣。

上书忧汉室,作赋吊灵均。

旧宅秋荒草,西风客荐蘋。

凄凉回首处,不见洛阳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别友人

扰扰倦行役,相逢陈蔡间。

如何百年内,不见一人闲。

对酒惜馀景,问程愁乱山。

秋风万里道,又出穆陵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吴明府自远而来留宿

出门逢故友,衣服满尘埃。

岁月不可问,山川何处来。

绮城容弊宅,散职寄灵台。

自此留君醉,相欢得几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