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爱日堂》,由明代诗人徐庸所作。诗中以“日轮出沧海”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太阳从海平面上升起的壮丽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宝贵。接着,诗人通过“六龙为之驾,寒暑容易过”表达了时间的不可逆转,如同太阳的运行一样,四季更替,岁月匆匆。
“人生百岁间,迅速如飞梭”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短暂,比喻人生如同快速穿梭的梭子,转瞬即逝。诗人通过“青镜照形影,鬓发忽已皤”描绘了岁月在人身上留下的痕迹,鬓发由黑变白,象征着青春的流逝和时光的无情。
“鬓发既若此,父母其奈何”表达了对父母衰老的感慨,引出了“所以爱日者,爱之叹蹉跎”的主题,即珍惜每一寸光阴,因为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而宝贵的。诗人通过“朝看花开初,暮看花落多”描绘了自然界的生命循环,以此来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把握时间。
最后,“李白欲系绳,鲁阳思借戈”引用了两个典故,李白想要系住时间的绳子,鲁阳想要借用戈来延长白天的时间,表达了人类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渴望留住时间的情感。诗人在此处提出“今君追古人,孝行无偏颇”,鼓励后人学习古人的孝道,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孝顺父母的美德不应改变。
“载味杨子言,百世名不摩”则引用了杨子的话,强调了道德品质的持久价值,即使历经千百年,这些品质也不会被磨灭。整首诗通过对时间、生命、孝道的深刻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品德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