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西窗睡觉日方曛,坐见青山起暮云。
剩得少年狂易在,向人犹自说刘殷。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画面。诗人午后在西窗小憩,阳光已渐渐西斜,天边浮现出一抹暮色,青山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静谧与遥远。诗人以“青山”和“暮云”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似乎在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接下来,“剩得少年狂易在”,这句话透露出诗人虽已年长,但内心仍保有一份年轻时的豪情与不羁。这种情感的流露,既是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也是对当下生活的一种自我激励。诗人并未因年龄的增长而失去对生活的热情与追求,反而以一种更为成熟的心态,继续保持着那份“狂易在”的精神状态。
最后,“向人犹自说刘殷”,这里的“刘殷”可能是指一个具体的人或某种理想化的形象,诗人通过提及“刘殷”,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内心的坚持与追求。即使面对他人,他也能坦然地分享自己的理想与信念,展现出一种自信与豁达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对理想的独特感悟,以及在岁月流转中保持自我、追求真我的决心。
不详
散文家。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推山调达自相加,满眼婆提与夜叉。
为爱如来深法坐,飞来箭镞是莲花。
湖水悠悠送客征,无端飘瓦致虚惊。
天留双眼非无意,应为丘明史未成。
十载重来古寺中,布衣犹似昔年逢。
山僧却记吾名姓,不击阇黎饭后钟。
自是吴分有岁灾,连年杼轴已堪哀。
独饶此地无戎马,又见椰帆海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