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闻霜钟》由元末明初诗人张宇初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静谧与诗人内心的感慨。
首联“霜满琼林度晓钟,月华流韵彻晴空”,以霜满琼林和月华流韵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幽美的氛围。霜覆盖在如玉般晶莹的树林上,晨钟悠扬地回荡在空气中,月光洒满天空,其韵律穿透了晴朗的天际,展现出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
颔联“投簪几忆鸿鸣露,欹枕犹惊鹤唳风”,转而描写诗人的思绪。投簪,意指放下官职,这里借指诗人对过往生活的回忆。他仿佛能听到鸿雁在露水中的鸣叫,以及鹤在风中唳鸣的声音,这些自然界的声响勾起了他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与感慨。
颈联“银叶香消深馆里,梅花调远古城东”,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银叶香消散在深邃的馆舍中,梅花的香气飘散到遥远的古城东方,这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象的描绘,更蕴含着诗人对美好事物逐渐逝去的哀愁与惋惜。
尾联“十年感慨成无寐,应律音长岂世同”则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感慨与孤独感。十年的时光,让他的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感慨,难以入眠。在这漫长的时间里,他感受到的音乐似乎与世隔绝,与众不同,暗示了他在复杂社会中的孤独与独特见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元末明初时期文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以及他们在历史变迁中的孤独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