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其五)五月十三日月甚佳

藕叶池塘,榕阴庭院。年时好月今宵见。

云鬟玉臂共清寒,冰绡雾縠谁裁剪。

扑粉口绵,侵尘宝扇。遥知掩抑成凄怨。

去程何许是归程,离觞为我深深劝。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景,藕叶覆盖着池塘,榕树的阴影笼罩庭院。月光洒在这平凡之中,使得时间和空间都变得格外珍贵。诗人通过云鬟玉臂、冰绡雾縠等意象,传达了夜晚清寒而又柔和的气氛,以及对美好时光的一种留恋。

"扑粉口绵,侵尘宝扇"一句,则是诗人细腻地描写着夜间使用的扇子,不仅轻拂着粉末,还轻触着尘埃,这些动作都显得异常温柔。然而,这种温柔之中却又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凄怨和抑郁,似乎诗人内心有所不舍。

"遥知掩抑成凄怨"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事物或情感的理解,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中被压抑,转化为了深刻而复杂的情感。"去程何许是归程,离觞为我深深劝"则是在探讨行走的人生道路,以及面对离别时内心的挣扎与不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捕捉,以及面对生命流转时那份深沉的感慨。

收录诗词(639)

张孝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 字:安国
  • 号:于湖居士
  • 籍贯:简州(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32年-1169年

相关古诗词

踏莎行(其二)长沙牡丹花极小,戏作此词,并以二枝为伯承、钦夫诸兄一觞之荐

洛下根株,江南栽种。天香国色千金重。

花边三阁建康春,风前十里扬州梦。

油壁轻车,青丝短鞚。看花日日催宾从。

而今何许定王城,一枝且为邻翁送。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踏莎行(其四)

万里扁舟,五年三至。故人相见犹堪喜。

山阴乘兴不须回,毗耶问疾难为对。

不药身轻,高谈心会。匆匆我又成归计。

它时江海肯相寻,绿蓑青蒻看清贵。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踏莎行(其八)为朱漕寿

桂岭南边,湘江东畔。三年两见生申旦。

知君心地与天通,天教仙骨年年换。

趁此仙风,乘槎霄汉。看看黄纸书来唤。

但令丹鼎汞频添,莫辞酒盏春无算。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踏莎行(其三)荆南作

旋葺荒园,初开小径。物华还与东风竞。

曲槛晖晖落照明,高城冉冉孤烟暝。

柳色金寒,梅花雪静。道人随处成幽兴。

一杯不惜小淹留,归期已理沧浪艇。

形式: 词牌: 踏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