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柳子玉谪官寿春舟过宛丘见寄二首(其二)

献酬不用辞升斗,曲直何劳问尺寻。

要路风波无限恶,谪居情味最能深。

交从锦水初无间,邻卜共山已有心。

草圣诗豪并神速,数因南雁惠佳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辙所作的《次韵柳子玉谪官寿春舟过宛丘见寄二首(其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柳子玉被贬官至寿春的深切关怀与同情。

首句“献酬不用辞升斗,曲直何劳问尺寻”以宴会中的酒杯和度量衡为喻,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无需言语表达,也不必计较是非曲直,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

接着,“要路风波无限恶,谪居情味最能深”两句,通过描绘官场的险恶和谪居生活的艰辛,表达了对友人遭遇的同情和关切。这里的“要路”指官场的重要位置,“风波”比喻官场的险恶,“谪居”则是指被贬官后的流放生活。

“交从锦水初无间,邻卜共山已有心”两句,以自然界的河流和山川为喻,形容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友情如同锦水一般深厚而无间断,即使身处不同之处,也如同邻居般相互关心,心有灵犀一点通。

最后,“草圣诗豪并神速,数因南雁惠佳音”两句,赞美了友人的才华横溢,无论是书法还是诗歌都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并且在远方也能通过南飞的大雁传递佳音,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才华的钦佩以及对其境遇的牵挂。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李简夫挽词二首(其二)

归隐淮阳市,遨游十六年。

养生能淡泊,爱客故留连。

倾盖知心晚,论诗卧病前。

葆光尘满榻,无复听谈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子瞻初到杭州见寄二绝(其二)

试尽风波万里身,到官山水却宜人。

君知晏子恩仍厚,还与从来旧卜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次韵子瞻望湖楼上五绝(其二)

眼看西湖不暂来,簿书无算拨还开。

三年屈指浑将尽,记取从今得几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次韵子瞻望湖楼上五绝(其三)

湖山欲买恨无钱,且尽芳樽对玉盘。

菱角鸡头应已厌,蟹螯马颊更勤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