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孟望之四首(其四)

踟蹰郊野外,白日匿西山。

行人去有期,安得久周旋。

请为游子吟,与子结缠绵。

忧来动人心,恻怆不能言。

言念平生友,意气非徒然。

行役不足辞,贫贱非所怜。

君其笃明信,慰我心惓惓。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薛蕙所作的《赠孟望之四首》中的第四首。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感和对离别的不舍。

首句“踟蹰郊野外,白日匿西山”描绘了诗人独自在郊外徘徊的情景,太阳渐渐沉入西方,天色渐暗,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接着,“行人去有期,安得久周旋”表达了对朋友即将离去的无奈和不舍,虽然知道分别不可避免,但内心却希望时间能停留,不愿与朋友长时间分离。

“请为游子吟,与子结缠绵”一句,诗人邀请朋友共吟一首离别之歌,希望能通过歌声将彼此的情感紧紧相连,即使分别,心也永远在一起。接下来,“忧来动人心,恻怆不能言”表达了离别时内心的忧伤和无法言说的痛苦,这种情感深深触动人心。

“言念平生友,意气非徒然”强调了友情的真挚和深刻,不仅仅是表面的交往,而是经历了岁月沉淀后,更加坚固和珍贵的友谊。诗人回忆与朋友共度的时光,感慨这份情谊并非轻易得来,而是经过时间的考验,愈发显得珍贵。

最后,“行役不足辞,贫贱非所怜”表明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远超过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即使面临旅途劳顿或生活贫困,这些都不足以成为割舍友情的理由。诗人希望朋友能够坚守信念,无论遭遇何种困境,都要坚定地相信彼此,给予对方心灵上的慰藉和支持。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厚的情感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体现了友情在人生旅途中不可替代的价值。

收录诗词(667)

薛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大臣。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年十二能诗。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历考功郎中。正德十五年(1520年)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嘉靖二年(1523年),朝中发生“大礼”之争,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嘉靖十八年(1539年),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被追封为太常少卿

  • 生卒年:1489~1539年

相关古诗词

赠张仲脩二首(其一)

青青豫章树,寄生浊水泥。

风波摧以伤,不如蒿与藜。

吁嗟贫贱士,子行何栖栖。

昔为猛虎步,今为触藩羝。

忠信获罪辜,有愿不克谐。

英雄一失据,反覆良可哀。

形式: 古风

赠张仲脩二首(其二)

采藿东门侧,终朝喟长叹。

虹霓干白日,朔风何翻翻。

兴言念我友,揽衣涕汍澜。

金虎构宫邻,罹此百祸端。

有鸟孤飞翔,悲鸣奋羽翰。

逝言不我顾,恋恋伤肺肝。

形式: 古风

叙归

干禄耻虚薄,依方托疏慢。

偃息虽久淹,幽栖宁若晏。

一朝幸时会,逝言远游宦。

端服朝阊阖,抽毫谒云观。

短迹乏高足,弱植谢贞干。

岂同渐陆羽,乍类登天翰。

役役感羁旅,悄悄怀归叹。

怅望承明庐,徘徊霸陵岸。

脩路历城闉,初服返里闬。

园墟申宿诺,壤石改新玩。

陟榭瞰东田,寻溪溯南涧。

竹树互邅回,鱼鸟共凌乱。

平生览往昔,即事践昏旦。

冥寂资神理,牵挛防世难。

梅生入会稽,庞公去江汉。

伤哉古今虑,绝景山岩畔。

形式: 古风

过城西野

初服性已旷,久痾志仍疲。

岂谓伤淫滞,偶以恋栖迟。

聿来年岁迁,骤看节物移。

晴阳改阴候,暖律变暄吹。

晨发高闉曲,夕骛清川湄。

白云生幽沚,绿水激层涯。

外感耳目超,内寻神蕴披。

泛滥沧洲趣,髣髴昆山姿。

揆已信薄劣,遭时易磷缁。

来复虽不远,往蹇岂能追。

孟晋终何迨,罢归聊所宜。

愿言在弗谖,援毫申此辞。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