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秋普明院竹林小饮得高树早凉归(其三)

池上暑风收,竹间秋气早。

回塘莫苦留,已变王孙草。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皓]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秋时节竹林中的景象,充满了宁静与清新的氛围。

“池上暑风收,竹间秋气早。” 开篇即点出季节转换的微妙变化,夏日的热风渐消,秋意在竹林中早早地显现出来。池水边的暑气被清风吹散,竹林间弥漫着一股早来的秋意,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

“回塘莫苦留,已变王孙草。” 这句诗运用了典故,借以表达时光流转、万物更替的主题。“回塘”指的是池塘,这里暗示时间的循环往复;“王孙草”出自《楚辞·招隐士》中的“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常用来比喻离家远游之人。诗人在这里提醒人们,池塘虽美,但时光不待人,就像那已经变了颜色的王孙草一样,一切都在悄然变化之中。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静谧美好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新秋普明院竹林小饮得高树早凉归(其四)

未坠高梧叶,初生玉井凉。

愁心异潘岳,独自向河阳。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新秋普明院竹林小饮得高树早凉归(其五)

不减阮家会,所嗟当北归。

厌厌敢辞醉,明发此欢非。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微]韵

脩儿南还

落木寒云亭日斜,一尊送尔忽还家。

少年岁月惊飞电,晚景功名叹缀蜗。

大旱人逃留赤地,荒原风起舞黄沙。

年□奔走终何济,为语亲知鬓已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师厚与胥氏妇来奠其姑

双裾来此室,恸器拜灵床。

魂衣想髣髴,薄酒湛其觞。

含悽抚孤稚,拭泪问平常。

我生都无如,仰看燕在梁。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