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离富池凡三祷顺济龙求便风皆获应又风日清霁舟行安稳委曲如所欲感而成诗

旗尾指船头,篙工告风便。

张帆弛双橹,去势如脱箭。

船傍两高山,过目若流电。

波平船稳驰,客寝兀未变。

吾闻西江龙,神力回宇县。

往来万夫祷,正直巧获愿。

嗟予何所恃,诚确无所荐。

神岂哀我穷,有赐不待献。

乃知人穷我,本不坐神谴。

人间事若异,未易以言辩。

坐令千里远,近若在几研。

惭非谢宣城,攫笔赋净练。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航船顺利行进的画面,充满了动态和生机。开篇“旗尾指船头,篙工告风便”直接传达出等待起风启程的情景,而“张帆弛双橹,去势如脱箭”则展现了船只借助风力,一往无前的迅猛姿态。紧接着,“船傍两高山,过目若流电”通过对比强调了船速的快捷和行进中的动感。

在“波平船稳驰,客寝兀未变”中,诗人描绘了一种宁静与安详的氛围,即便是波浪也不妨碍旅途之安稳。接下来的“吾闻西江龙,神力回宇县。往来万夫祷,正直巧获愿”则引入了神秘色彩,以西江龙为象征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顺利旅程的祝愿。

然而,在“嗟予何所恃,诚确无所荐。神岂哀我穷,有赐不待献”这里,诗人转而反省自己的处境,似乎表达了一种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对神灵恩惠的期待。而“乃知人穷我,本不坐神谴。人间事若异,未易以言辩”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慨,强调了人的局限与命运难以预料。

最后,“坐令千里远,近若在几研。惭非谢宣城,攫笔赋净练”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思考和对文学创作的自信。这不仅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他对现实与自然、命运与创作关系的一种深刻体悟。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辽阔,是一篇融合了动态描写、神话想象和哲理思考于一体的佳作。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自淮阴被命守宣城复过楚雨中遇道孚因同诵楚词为书此以足楚词

秋庭新过雨,佳菊独秀先。

含芳良未展,风气已清妍。

金凤汝婢妾,红紫徒相鲜。

老人对节物,昏昏祇欲眠。

与子读楚词,亹亹忽尽编。

袅袅兮秋风,憀慄在远行。

蟋蟀鸣西堂,淹留了无成。

形式: 古风

自黄州至巴河游灵岩寺观孙仲谋刑马坛相传权于此刑马祀江神遂提师伐寿春云

乔木隔尘埃,华堂敞深僻。

人静好鸟鸣,睡馀疏雨滴。

悲愁感萧瑟,吊古披荒寂。

尚溯紫髯翁,誓师沉马璧。

形式: 古风

至日离许州

先王重至日,静息资微阳。

闭关绝商旅,后为不省方。

我独何为者,古寺严晨装。

酌酒饮僮仆,披裘冒朝霜。

眷彼道路人,熙然乐而康。

尊酒迭为寿,华衣冒鲜妆。

怀古固非士,远客亦可伤。

悠哉任行止,且复倾吾觞。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舟中书事

久客益知行路难,镜中双鬓不须看。

山川积雪坚冰地,舟楫长淮古汳间。

馈费主人勤俗礼,书来故里劝加餐。

北归渐踏尘埃道,尽日危亭且看山。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