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淮阴被命守宣城复过楚雨中遇道孚因同诵楚词为书此以足楚词

秋庭新过雨,佳菊独秀先。

含芳良未展,风气已清妍。

金凤汝婢妾,红紫徒相鲜。

老人对节物,昏昏祇欲眠。

与子读楚词,亹亹忽尽编。

袅袅兮秋风,憀慄在远行。

蟋蟀鸣西堂,淹留了无成。

形式: 古风

翻译

秋日庭院刚过雨,菊花独自先盛开。
香气尚未完全展现,清新的气息已经弥漫。
金色的凤凰,你只是侍女,那些红紫花朵徒有色彩。
老者面对这季节景色,昏昏沉沉只想安睡。
和你一起诵读楚辞,不知不觉已读完篇章。
秋风吹过,我内心颤抖,如同远行的人感到凉意。
西堂传来蟋蟀声,时光流逝,却一事无成。

注释

秋庭:秋天的庭院。
新过雨:刚刚下过雨。
佳菊:美丽的菊花。
独秀先:最先开放。
含芳:含苞待放的香气。
未展:尚未完全展开。
风气:清新的空气。
清妍:清新美丽。
金凤:比喻菊花。
汝婢妾:你的侍女。
红紫:红色和紫色的花朵。
徒相鲜:只显得鲜艳。
老人:年迈的人。
昏昏:昏昏欲睡的样子。
子:你。
楚词:古代楚国的诗歌。
亹亹:连续不断的样子。
尽编:读完整本书。
袅袅:微弱摇曳。
憀慄:战栗,寒冷。
西堂:西边的厅堂。
淹留:长时间停留。
了无成:没有成就,无所作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秋日雨后,庭院清新、菊花盛开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抒发了自己对文学艺术的追求和生活态度。

"秋庭新过雨,佳菊独秀先。" 这两句写出了秋天经过一场细雨后,庭院变得清新,菊花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格外美丽,仿佛是最先盛开的花朵,展现了生机与活力。

"含芳良未展,风气已清妍。"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花朵虽未完全绽放,但已经散发出淡雅清新的香气,风中带着这份芬芳,令人心旷神怡。

接下来的"金凤汝婢妾,红紫徒相鲜。"则是对庭院中其他植物的描写,通过对比和排列,突出了它们各自的色彩与美丽。

"老人对节物,昏昏祇欲眠。" 这两句转换了语境,从对自然的观察转向诗人的内心世界,表现出诗人面对季节更迭,内心的淡泊与宁静。

"与子读楚词,亹亹忽尽编。" 则是说诗人与子孙一同研读古代楚辞,感受其中的意境,体会其中的文化传承和文学韵味。

最后两句"袅袅兮秋风,憀慄在远行。蟋蟀鸣西堂,淹留了无成。"则是对秋风的描写,以及诗人对蟋蟀鸣叫声的感受,它们似乎都在诉说着某种无尽的旅程和未完成的故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生活态度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自黄州至巴河游灵岩寺观孙仲谋刑马坛相传权于此刑马祀江神遂提师伐寿春云

乔木隔尘埃,华堂敞深僻。

人静好鸟鸣,睡馀疏雨滴。

悲愁感萧瑟,吊古披荒寂。

尚溯紫髯翁,誓师沉马璧。

形式: 古风

至日离许州

先王重至日,静息资微阳。

闭关绝商旅,后为不省方。

我独何为者,古寺严晨装。

酌酒饮僮仆,披裘冒朝霜。

眷彼道路人,熙然乐而康。

尊酒迭为寿,华衣冒鲜妆。

怀古固非士,远客亦可伤。

悠哉任行止,且复倾吾觞。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舟中书事

久客益知行路难,镜中双鬓不须看。

山川积雪坚冰地,舟楫长淮古汳间。

馈费主人勤俗礼,书来故里劝加餐。

北归渐踏尘埃道,尽日危亭且看山。

形式: 七言律诗

舟次安州孝感县偶感寒疾卧病舟中复大风不可解舟晚方离去

船头风声鸣万鼓,扁舟系缆沙边树。

船中病客昼闭篷,睡起空江日亭午。

鸡犬萧条数家县,市声已变淮南语。

长年三老唤不醒,一叶波间去如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