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吴宣的《登灵兴山》诗,以登高远眺的视角,描绘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首联“兴发曾论象帝先,歌来重上碧山巅”开篇即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诗人曾经在心中探讨过宇宙的起源,如今再次吟唱着歌曲,重新攀登到那碧绿的山峰之巅。这里不仅写出了登山的过程,更蕴含了诗人内心情感的激荡与升华。
颔联“鲸鹏海若何非梦,鸡犬淮南未必仙”运用了典故,通过对比大鹏与小鸡,海若与淮南的神话传说,表达了对世间万物存在意义的思考。大鹏与海若虽为神话中的巨物,但它们的存在是否只是梦境?而淮南的鸡犬成仙,又是否真的能成为现实?这句诗借神话寓言,探讨了自然与人类存在的本质和价值。
颈联“特地风雷空过籁,际天花木殆初筵”描绘了山中独特的自然景象。特地的风雷声似乎在空中回响,却并未带来实际的影响;而花木似乎在初宴之时便已盛放,预示着生机与繁荣。这一联通过自然界的细微变化,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永恒。
尾联“商量万计都无赖,只有斯文一脉传”则表达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在经历了无数的思考与尝试之后,最终发现唯有文化的传承才是最有价值和意义的。这句话强调了文化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它超越物质世界的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宇宙和文化传承的深刻洞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