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郑舜举蔗庵

吾州富佳山,脩竹连峻岭。

居然缚尘埃,一见辄心醒。

岂知刺史宅,跬步閟清景。

古木盘城隅,石径幽且迥。

当年徐常侍,坐爱云水冷。

溪南群峰秀,矗矗锥出颖。

郑公闭阁暇,独步毗庐顶。

曰此气象殊,逍遥步方永。

唤客倒清樽,燃薰煮奇茗。

庭空无一事,宾吏绝干请。

佳处由渐入,斯语烦记省。

渊明尝有语,结庐向人境。

恍如白莲社,挥麈对宗炳。

谁云忙里閒,要识动中静。

我来款妙论,散策步林影。

心田豁丛茅,气马罢征骋。

他时记棠阴,老意亦深肯。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们的州有富饶的佳山,修长的竹子连绵起伏于峻岭之间。
这里竟然能逃离尘世喧嚣,一眼望去就让人心灵清醒。
谁能想到刺史的府邸,近在咫尺却隐藏着清幽的景色。
古老的树木环绕城墙角落,石板小路幽深而蜿蜒。
当年的徐常侍,特别喜爱这里的山水之冷清。
溪水南岸的群峰秀丽,如同尖锥般突出地势。
郑公闲暇时,独自漫步至毗庐山顶。
他说这里的景象独特,逍遥自在的感觉悠长。
他邀请客人倒满清酒,点燃熏香煮制奇特的茶茗。
庭院空无杂事,宾客官吏不再打扰。
美好的地方需要慢慢品味,这话值得牢记。
陶渊明曾说过,选择居所靠近人群。
仿佛回到了白莲社,与宗炳这样的朋友清谈。
谁说忙碌中没有闲暇,关键在于在动静中找到宁静。
我来这里畅谈高论,漫步在林间。
心中的杂念如丛茅豁然开朗,精神不再驰骋。
将来回忆起这棠阴下的时光,老去的心也会深深认同这份宁静。

注释

吾州:我们的州。
脩竹:修长的竹子。
刺史:古代官职,此处指官员。
清景:清幽的景色。
徐常侍:古代官职,此处指某位官员。
云水:形容山水的清冷。
毗庐顶:可能指某座山的山顶。
气象殊:景象独特。
清樽:清酒。
白莲社:佛教社团,以莲花为象征。
挥麈:古人清谈时摇动麈尾的动作。
忙里閒:忙碌中的闲暇。
散策:随意漫步。
心田:内心世界。
棠阴:海棠树荫,代指美好的环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元吉所作的《题郑舜举蔗庵》。诗中,诗人描绘了自己在州府富佳山中游历郑舜举蔗庵的情景,感叹这里的美景能让人超脱尘世的束缚,心灵得到净化。他赞赏郑宅周围古木参天,石径幽深,环境清雅,仿佛当年徐常侍和郑公在此享受着宁静的山水生活。诗人引用陶渊明的诗句,表达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认为忙碌之中也有闲适,动中亦有静的境界。他在这里与友人畅谈,身心得到了放松,期待将来还能再次来访,感受这份宁静与恬淡。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相处的追求。

收录诗词(686)

韩元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存词80余首

  • 字:无咎
  • 号:南涧
  • 籍贯: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
  • 生卒年:1118~1187

相关古诗词

题金元鼎至乐堂

百岁休论七十稀,羡君林壤得熙怡。

赋归已久同元亮,至乐真能慕启期。

一壑过人聊自足,万钟于我亦何思。

故应不羡纡朱贵,带索行歌世未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题潘叔玠家达观亭

车尘蔽重城,俯首但阛阓。

谁知达观亭,自与空阔对。

青山接檐楹,白塔见云外。

迢遥眼界净,妙处心境会。

平生九垓期,洗耳听天籁。

一为簿领缚,局促无可奈。

每凭君家栏,旷若解铃釱。

跻攀得遐瞩,顿觉天宇大。

颇惭北山移,欲赋楚台快。

泰然发天光,閒目了无碍。

形式: 古风

避暑灵泉分韵得水字

閒居亦无营,岁月驶流水。

适闻新蝉鸣,袢暑遽如此。

佳哉二三友,久要复邻里。

怜我疾病除,慰我怀抱喜。

居然肯见顾,岑寂聊启齿。

空山百无有,翠阜映清泚。

幽泉俯伴月,盎盎真石髓。

坐久得清凉,山瓶还屡耻。

一杯乐所遇,静胜有真理。

谁能走悬箔,赭门趁朝市。

炎歊不可触,暑雨欣渐止。

幸有故人风,相过时洗耳。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羁凤辞

我家既远兮苕水为乡,中有羁凤兮飞颉颃。

朱为冠兮黼为裳,五色炳兮耀文章。

音律吕兮韵宫商,竹不实兮梧则僵。

翳蒹葭兮饫稻粱,虞舜作乐夔在堂。

集阿阁兮丽朝阳,胡为去我兮天一方。

友凫雁兮侣鹙鸧,吁嗟凤兮其来翔。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