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叶若矶之金陵谒信庵

一片斜阳落渡头,青衫乌帽独登楼。

江流建业三千里,山色淮南数百州。

都督正开羊祜府,谁人得上李膺舟。

此行不为扬州鹤,一字犹堪万户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夕阳西下照在渡口边,我独自穿着青衫戴着乌帽上高楼。
江水东流直抵建业城三千里,山色映照着淮南众多的州郡。
都督正在主持羊祜府的事务,谁能像李膺那样乘船出行。
这次行程并非为了做扬州的闲云野鹤,一字之功也能换取万户侯的尊荣。

注释

斜阳:夕阳。
渡头:渡口。
青衫:古代读书人的服装。
乌帽:黑色的帽子,古代官员或读书人常戴。
登楼:登上高楼。
建业:古地名,今南京。
淮南:淮河以南地区。
数百州:形容地域广大。
都督:古代地方军事长官。
羊祜府:羊祜,晋代名臣,这里指代有威望的府邸。
李膺:东汉名士,以清廉著称。
舟:船。
扬州鹤:比喻闲散无事的人。
一字:一字之功,指微小的贡献。
万户侯:古代封爵,拥有万户人家的封地,比喻高官厚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叶若矶前往金陵(今江苏南京)拜访信庵的情景。首句"一片斜阳落渡头"以夕阳西下渲染出离别的凄美氛围,渡头是送别的常见地点,暗示着友人的远行。"青衫乌帽独登楼"则刻画了叶若矶独自登楼眺望的孤独身影,青衫乌帽是古代文人士大夫的服饰,表现出他的儒雅气质。

接下来的两句"江流建业三千里,山色淮南数百州"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长江从建业(古南京)蜿蜒流经的壮丽景色,以及淮南地区众多州县的山川风貌,展现了友人此行所经之地的广阔与深远。

"都督正开羊祜府,谁人得上李膺舟"借典故表达对友人的期许,羊祜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这里暗指叶若矶有如羊祜般的才德;李膺则是东汉名士,乘舟出行象征着高洁的品行。诗人希望叶若矶此行能受到当地名士的赏识。

最后两句"此行不为扬州鹤,一字犹堪万户侯"点明叶若矶此行并非仅为追求功名利禄,而是志向高远,即使一字之功也能赢得显赫的地位。这既是对友人的鼓励,也是对高尚品格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刻,通过描绘送别场景和沿途景色,寄寓了对友人高尚情操和美好前程的祝愿。

收录诗词(71)

柴望(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嘉熙四年(1240)为太学上舍,供职中书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编《丙丁龟鉴》,列举自战国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间,凡属丙午、丁未年份,约有半数发生战乱,意在说明“今来古往,治日少而乱日多”,切望当局居安思危。南宋亡国后,拒绝元朝征召,吟诗填词寄托亡国哀思。世称“柴氏四隐”。著作有《道州苔衣集》、《咏史诗》20首及词集《凉州鼓吹》。墓在今江山市长台镇高斋山下,列为江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号:秋堂
  • 籍贯:江山
  • 生卒年:1212—1280

相关古诗词

送朱南山开蜀阃

殿上传宣内引官,一封历历奏忠肝。

八千里路先声至,百万都人夹道观。

节度晋公先授钺,淮阴韩信旧登坛。

擎天正要中流柱,莫拟人间蜀道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送监丞弟元亨参江陵阃

北虏才闻郭子仪,上流决有退师期。

诸公但酾临江酒,老子祇围别墅棋。

露布夜传诛鞑靼,蜡丸便递破符离。

书生已办平淮表,先寄鹡鸰原上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重题黄鹤楼

自从崔颢题诗后,更有何人吊祢衡。

芳草不知鹦鹉恨,晴天惟见汉阳城。

楼头月落酒方醒,岸口风高雁正鸣。

五百年前黄鹤去,閒寻鸥鹭订诗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钱唐

不记钱王建国年,尚遗强弩射潮痕。

地回王气归吴分,山挟潮声出海门。

南渡几年犹昨日,西湖疏影自黄昏。

客来独凭栏干处,时听渔歌过远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