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正宫秋思

绿芜凋尽台城路,殊乡又逢秋晚。暮雨生寒,鸣蛩劝织,深阁时闻裁剪。云窗静掩。叹重拂罗裀,顿疏花簟。尚有綀囊,露萤清夜照书卷。

荆江留滞最久,故人相望处,离思何限。渭水西风,长安乱叶,空忆诗情宛转,凭高眺远。正玉液新篘,蟹螯初荐。醉倒山翁,但愁斜照敛。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翻译

秋景萧条,客子秋心寥落,正如杂草凋敝穷竭至极的台城。身处异乡又正逢晚秋心中悲中逢悲,更添伤感。傍晚的雨生起寒意,蟋蟀的呜声似劝人机织,间歇听闻到闺房中的女子正在赶制寒衣之声。暑去凉来,撤去花簟,铺上罗裀,织有花纹图案的竹凉席。纵然夏日所用已收藏、疏远,但还留得当时清夜聚萤照我读书之綀囊。綀音疏,一种极稀薄之布。
我在荆江停留的时间越久,老友相对,离别后的思绪无限,无边怀念汴京之故人,情绪、兴致辗转周折,登临高处,唯有求得一醉,借酒消愁。训漉酒竹器,把蟹端上筵席来下酒。忽见夕阳西沉,纵然酩酊大醉,但仍无计逃愁。

注释

绿芜:长得多而乱的杂草。
台城:旧城名。
故址在进南京玄武湖侧。
此处用以代指金陵古城(即今南京市)。
殊乡:异乡、他乡。
秋晚:深秋。
暮雨:傍晚的雨。
鸣蛩劝织:蟋蟀的名声就像紧促的织布声。
蛩:蟋蟀,以其声响织布机响,又名促织。
花簟:织有花纹图案的竹凉席。
綀囊:粗丝织品做的袋子。
留滞:搁置;阻塞。
篘:漉酒竹器,亦可作动词。
蟹螯:螃蟹变形的第一对脚。
状似钳,用以取食或自卫。
荐:进,进献。
指把蟹端上筵席来下酒。
山翁:山翁指山简,晋代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之幼子,曾镇守荆襄,有政绩,好饮酒,每饮必醉。
斜照敛:指太阳落山。
敛,收,指太阳隐没到地平线下。

鉴赏

这首《齐天乐·正宫秋思》是宋代词人周邦彦的作品,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词人的离愁别绪。开篇“绿芜凋尽台城路,殊乡又逢秋晚”,写出了词人在异乡目睹秋景,满目凄凉,绿草凋零,渲染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接着,“暮雨生寒,鸣蛩劝织,深阁时闻裁剪”,通过暮雨、秋虫的鸣叫和闺中女子的缝制声,暗示了时光流逝和思妇的孤独。

“云窗静掩”至“尚有綀囊,露萤清夜照书卷”,进一步刻画词人内心的孤寂,他独自在静谧的环境中翻阅书籍,只有萤火虫的微光照亮,更显其落寞。接下来,词人回忆起在荆江的长久停留,朋友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而眼前却是“渭水西风,长安乱叶”,象征着漂泊不定和对故乡的深深怀念。

“凭高眺远”一句,词人试图排遣愁绪,遥望远方,却只能品尝新酿的美酒和初上的蟹螯,借酒浇愁。“醉倒山翁,但愁斜照敛”,最后以醉酒后的忧虑收束,表达了词人面对夕阳西下,内心无法摆脱的离愁。

整首词以秋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词人羁旅在外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235)

周邦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汉族。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 字:美成
  • 号:清真居士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056年-1121年

相关古诗词

应天长.商调

条风布暖,霏雾弄晴,池台遍满春色。正是夜堂无月,沉沉暗寒食。梁间燕,前社客。似笑我、闭门愁寂。乱花过,隔院芸香,满地狼藉。

长记那回时,邂逅相逢,郊外驻油壁。又见汉宫传烛,飞烟五侯宅。青青草,迷路陌。强载酒、细寻前迹。市桥远,柳下人家,犹自相识。

形式: 词牌: 应天长

花心动.双调

帘卷青楼,东风暖,杨花乱飘晴昼。

兰袂褪香,罗帐褰红,绣枕旋移相就。

海棠花谢春融暖,偎人恁、娇波频溜。

象床稳,鸳衾谩展,浪翻红绉。一夜情浓似酒。

香汗渍鲛绡,几番微透。

鸾困凤慵,娅姹双眉,画也画应难就。

问伊可煞□人厚。梅萼露、胭脂檀口。

从此后、纤腰为郎管瘦。

形式: 词牌: 花心动

花犯.小石(其三)咏梅

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去年胜赏曾孤倚。冰盘同宴喜。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

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相将见、脆丸荐酒,人正在、空江烟浪里。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

形式: 词牌: 花犯

芳草渡/系裙腰.别恨

昨夜里,又再宿桃源,醉邀仙侣。

听碧窗风快,珠帘半卷疏雨。多少离恨苦。

方留连啼诉。凤帐晓,又是匆匆,独自归去。愁睹。

满怀泪粉,瘦马冲泥寻去路。

谩回首、烟迷望眼,依稀见朱户。

似痴似醉,暗恼损、凭阑情绪。

澹暮色,看尽栖鸦乱舞。

形式: 词牌: 芳草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