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叔夜青山肯长往,不应石髓化山坚。
君会箨龙才小发,恐君心未老伊川。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和洛笋小发》。诗中,诗人以嵇康(字叔夜)自比,表达了对洛河竹笋刚刚破土而出时的欣赏与感慨。他暗示自己虽然年岁渐长,但心志犹未如叔夜般坚定,仍然保持着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和对知识的渴望。"不应石髓化山坚"一句,借石髓传说中的变化,寓意自己不愿过于固执,希望保持灵活的心态。"君会箨龙才小发"则直接描绘了洛笋初生的景象,象征着生机与活力。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性强,通过洛笋的比喻,展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和对青春活力的向往。
不详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少时豪气恨沉沦,缪意诗书可庇民。
长笑壮年无一事,微吟只有故人亲。
千首清诗竞夜长,真成蝴蝶为春忙。
莫教流落人间少,雷电它时下取将。
时平未用入山深,岁晚何妨木秀林。
闻说熊罴参后乘,可容牛下有哀吟。
住近苏门有白云,闭关却埽道逾尊。
相逢不语忽长啸,今日岂无人姓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