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中天.七叠韵代柬(其七)

把君吟卷,羡群贤歌咏,太平寰宇。

不但流连花月事,空说酒家渔户。

鹿柴诗成,辋川图就,大得王裴趣。

譬于甘旨,五侯鲭味同煮。吾亦千里怀人。

六时觅句,缄写投山坞。

惭愧填词艰压韵,岂解笔歌墨舞。

貂续篇多,蛇添调积,未免宾喧主。

烦为绳削,合于秦柳高处。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此诗以“壶中天”为题,七叠韵代柬,展现了一幅太平盛世的画卷。诗人通过“把君吟卷”,表达了对群贤歌咏的羡慕之情,赞美了他们所处的“太平寰宇”。诗中不仅描绘了花月之美,更借“鹿柴诗成,辋川图就”,暗示了与王维、裴迪等文人雅士的趣味相投,如同“甘旨”与“五侯鲭味”,共同品味生活的美好。

然而,诗人并未止于此,而是进一步抒发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吾亦千里怀人。六时觅句,缄写投山坞。”这句诗细腻地刻画了诗人独自寻觅佳句,寄托情感于山水之间的情景,仿佛将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寻求心灵的慰藉。

在表达情感的同时,诗人也不忘自谦,“惭愧填词艰压韵,岂解笔歌墨舞。”这不仅是对自己创作能力的谦虚评价,也流露出对艺术境界的追求与向往。接下来,“貂续篇多,蛇添调积,未免宾喧主。”则以生动的比喻,批评了文坛上过分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的现象,强调了艺术创作中主体性的重要性。

最后,“烦为绳削,合于秦柳高处。”诗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像秦柳一样,既保持独立的姿态,又能在高处与他人和谐共存,既坚持自我,又不失与世无争的风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更体现了其对艺术创作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41)

黄之隽(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癸丑岁六月十二日同人泛秦淮

水上风多,坐江艇、衫罗轻卸。

斜旸里、听歌劝酒,满前王谢。

四面楼阴兰桨鹢,十眉帘底冰绡麝。

最宜人、团扇藕花边,乘凉者。邀笛步,閒情写。

桃叶渡,閒愁惹。看迷濛夜色,画成良夜。

露濯蟾蜍银汉湿,蜡笼翡翠铜盘灺。

趁烟波、妆点太平宵,非游冶。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桂枝香.甲寅九日张封君招同蒋教授赏桂翊日又贻黄雀奉和来调并索其酒

秋园尚绿。看细萼绽金,芳树团粟。

不似重阳气候,佩萸寻菊。

黄陂蒋径荒芜后,幸招邀、饮中张旭。

罢官閒事,登高旧话,但倾酃渌。便一醉、归来睡熟。

戏截字罗池,吟句盈幅。何意披绵,新鲊又香蓬屋。

黄鸡紫蟹谁堪并,和椒糟、风味如玉。

佐觞佳品,墙头篱畔,尚须翘足。

形式: 词牌: 桂枝香

雨霖铃.秋夜梧桐雨和徐太学今吾今吾示《雨霖铃》《新雁过妆楼》二调索和云是二十年前恒亲王邸中应教之作曾命女伶按拍歌之极谐梁邺风流至今可思因倚声和之水痕清浅犹作鸟爪伎俩所谓见猎心喜者耶

庭梧骚屑、近栏杆外,待赏秋月。

谁知暮霭浓暗,西风酿就,黄昏凄绝。

落响潇潇阵雨,任金井飘叶。

但懊恨、衾冷无眠,坐剪灯花烬初灭。

凌晨定把高枝截。怕淋漓、点滴心头咽。

拚教且尽今夜,声肯向、耳根边歇。

想到朝阳,翻受三更、五点磨折。

惯撼醒、孤枕愁人,梦里晴时节。

形式: 词牌: 雨霖铃

新雁过妆楼.本意

夜静秋高。芦花外、飞鸣暗趁风飘。

惹愁撩恨,偏到画槛兰撩。

不管何人楼里住,半明半灭小灯挑。镇无憀。

近窗听得,拖过烟霄。

曾经当年话别,看断行字迹,染泪红绡。

旧时心事,今夜又值初遭。

横空甚云甚雨,助嘹唳、声声悲宋骚。

人无侣,剩竟床长箪,闻此魂消。

形式: 词牌: 新雁过妆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