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寺

万顷清江浸碧山,乾坤都向此中宽。

楼台影落鱼龙骇,钟磬声来水石寒。

日暮海门飞白鸟,潮回瓜步见黄滩。

当时户外风波恶,祗得高僧静处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万顷清澈的江水环绕着青翠的山峦,天地间所有的广阔都仿佛融入了这画面。
楼阁倒映在水中,鱼龙被惊扰,钟磬的声音带来水石间的清凉之意。
傍晚时分,海门处有白鸟翱翔,潮水退去后,瓜步沙滩显露出黄色的沙地。
当年这里风浪凶猛,只有深藏静修的高僧才能在此静静欣赏这一切。

注释

万顷:形容江面非常宽阔。
清江:清澈的江水。
浸:包围、浸润。
碧山:青翠的山。
乾坤:天地。
宽:广阔。
楼台:楼阁。
影落:倒影落下。
鱼龙骇:鱼龙被惊吓。
钟磬:寺庙中的打击乐器。
声来:声音传来。
水石寒:水石间显得寒冷。
日暮:傍晚。
海门:江海口。
白鸟:白色的鸟。
潮回:潮水退去。
瓜步:地名,江边的沙滩。
黄滩:黄色的沙滩。
当时:那时。
户外:外面。
风波恶:风浪大。
祗得:只能。
高僧:德高望重的僧人。
静处:安静的地方。
看:欣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壮丽的江山风光图。开篇“万顷清江浸碧山,乾坤都向此中宽”两句,以宏伟的笔触勾勒出一片浩瀚的江水和连绵的青山,给人以天地广阔、气势磅礴之感。诗人通过“楼台影落鱼龙骇,钟磬声来水石寒”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金山寺的神秘与静谧,楼台的倒影在波光粼粼中显得格外灵动,而钟磬的声音,则让人感觉到一股超然物外的清凉。

接下来的“日暮海门飞白鸟,潮回瓜步见黄滩”两句,转换了画面,时间到了黄昏,海边的鸟儿开始飞翔,而潮汐退去后,露出了一片片的沙滩。这些景象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豁达。

最后两句“当时户外风波恶,祗得高僧静处看”则透露了诗人的智慧和超脱。在外界纷扰喧哗、风波不断之时,只有那位高僧能够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从而在这喧嚣中找到一方净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避世与内心平和的向往。

收录诗词(477)

王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 生卒年:1032~1059

相关古诗词

雨后

毵毵柳色绿垂齐,草引青天去自迷。

人说春园有寻路,我嗟荒径正行泥。

蝶多平日浑如梦,花好谁家又有蹊。

儿女狂娇随马逐,高眠可惜日垂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信笔

纷纷世趣竟多途,失在从人得在吾。

苟获一时儿女笑,定罹千古圣贤诛。

微生何事疑人佞,孟子当年亦自迂。

满眼悠悠懒商较,尽留来者议贤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幽居感怀寄满子权

卜得幽居四绝邻,寻常庭巷断蹄轮。

门前犬豕卧横道,城上牛羊下视人。

满眼夕阳闲草树,回头归路正埃尘。

思君未有东来计,何日双眉对面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庭草(其二)

平时已多病,春至更蹉跎。

恶土种花少,东风生草多。

客愁浑寄泪,野思不堪歌。

独有诗心在,时时一自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