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僧不遇

棹倚东林欲问禅,远公飞锡未应还。

蒙庄弟子相看笑,何事空门亦有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翻译

我靠着东林寺想询问佛法,远方的高僧是否还会回来。
庄子学派的人相互看着笑,为何出家人世间的牵绊也不少。

注释

棹:划船工具,这里指船。
倚:靠着。
东林:东林寺,古代著名佛教寺庙。
禅:佛教禅宗。
远公:慧远法师,东晋时期的高僧。
飞锡:高僧出行时携带的锡杖,象征着僧人的身份。
蒙庄弟子:指庄子学派的弟子,这里借指超脱世俗之人。
相看:互相看着。
笑:笑。
何事:为何,为什么。
空门:佛教术语,指脱离世俗的出家生活。
亦:也。
关:关联,牵扯。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访僧不遇》。诗中的意境淡远,语言简洁而含蓄。

"棹倚东林欲问禅," 这一句表明诗人有心向东林寺中住持之僧探讨禅理,但“棹倚”两字则隐含着一种等待中的无奈与孤独。棹本指船只停靠的木柱,此处借以形容等待访道的场景。

"远公飞锡未应还。" 远公通常指的是高僧或有道之人,飞锡则是比喻其行踪不定,难以捉摸。这句表达诗人寻访远公而不得,增添了一份探求无果的感慨。

"蒙庄弟子相看笑," 蒙庄或指某个僧人的法号,这里可能是指一群修行者。他们相视而笑,或许是在嘲讽诗人寻道之举,或许是在分享超然物外的禅机。

"何事空门亦有关。" 这句话既可以理解为诗人对僧人的寻访毫无所得,也可以看作是诗人对于修行者间相互关联的心态有所感悟。空门,佛家语,指的是清净无为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物行为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禅理的追求,以及面对未能如愿以偿时的平静与深思。

收录诗词(607)

陆龟蒙(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别号天随子、、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 字:鲁望
  • 籍贯:江湖散
  • 生卒年:?~公元881年

相关古诗词

严光钓台

片帆竿外揖清风,石立云孤万古中。

不是狂奴为故态,仲华争得黑头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别墅怀归

东去沧溟百里馀,沿江潮信到吾庐。

就中家在蓬山下,一日堪凭两寄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吴宫怀古

香径长洲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

吴王事事须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岛树

波涛漱苦盘根浅,风雨飘多著叶迟。

迥出孤烟残照里,鹭鹚相对立高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