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武相公春晓闻莺

蜀道山川心易惊,缘窗残梦晓闻莺。

分明似写文君恨,万怨千愁弦上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蜀道的山川景色令人内心震撼,清晨醒来窗户边残留着梦境,还能听到黄莺的鸣叫。
这声音分明像在诉说着卓文君的哀怨,万千愁绪都凝聚在琴弦上的旋律中。

注释

蜀道:指四川的山路,这里代指艰难险峻的山路。
山川:山脉和河流,形容地势。
心易惊:内心容易受到触动或惊吓。
缘窗:靠近窗户。
残梦:未消散的梦境。
晓闻莺:清晨听到黄莺的叫声。
分明:清楚明白。
文君:卓文君,西汉时期蜀地才女,与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著名。
恨:哀怨、遗憾。
万怨千愁:极言众多的忧愁。
弦上声:琴弦上的音乐声。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益的作品,名为《奉和武相公春晓闻莺》。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沉情感与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

“蜀道山川心易惊”,蜀道指的是通往四川的道路,这里用来泛指险峻崎岖的山川之路。这句表达了诗人面对雄伟壮观的自然景象时内心的震撼与敬畏。蜀道不仅是地理上的概念,更承载着历史文化的厚重。

“缘窗残梦晓闻莺”,这里的“缘”字有依附之意,诗人在窗边,夜晚的梦境还未完全散去,而清晨时分,却听到窗外莺莺鸟鸣。这种场景描写,既展示了春天的生机,也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分明似写文君恨”,这里的“分明”指的是清晰可辨,诗人将自己的情感比作是用笔墨写下的,如同古代才女文君(卓文君)那般深沉。文君以其才华著称,而这里则借用她的形象来强调诗人的情感之深刻。

“万怨千愁弦上声”,这句表达了诗人心中积累的无数怨恨和忧愁,都化作了琴弦上的声音。琴,作为古代文人常用的音乐器具,也是一种抒发情感的工具。在这里,它承载着诗人的万千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晨光、莺鸣声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蜀道山川之雄伟的赞美,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内心的激荡。这不仅是一次自然景象的观察,也是诗人情感世界的一次深刻剖析。

收录诗词(168)

李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 字:君虞
  • 生卒年:约750—约830

相关古诗词

拂云堆

汉将新从虏地来,旌旗半上拂云堆。

单于每近沙场猎,南望阴山哭始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诣红楼院寻广宣不遇留题

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

隔窗爱竹无人问,遣向邻房觅户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金吾子

绣帐博山炉,银鞍冯子都。

黄昏莫攀折,惊起欲栖乌。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虞]韵

临滹沱见蕃使列名

漠南春色到滹沱,碧柳青青塞马多。

万里关山今不闭,汉家频许郅支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