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
隔窗爱竹无人问,遣向邻房觅户钩。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景图画,柿叶转红,霜冻加重了秋意的萧瑟。碧蓝如洗的天空衬托着倚在高楼的一抹红色,让人感觉到一丝暖意和生机。诗人隔窗而立,对窗外竹影产生了深情,却无人可以问询。于是,他将这种思念之情,通过寻觅邻近的房檐或屋角的钩状装饰来寄托,这种行为似乎是在寻找心中的某个位置,或是某段难以忘怀的记忆。
诗中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孤独和对往昔的追念。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情感世界。这不仅是一种情感的宣泄,更是对个人记忆与情感深处的一次探索。
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意象,景物交融,情感流露,体现了李益细腻的情感观察和精湛的诗艺。
不详
唐代诗人,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绣帐博山炉,银鞍冯子都。
黄昏莫攀折,惊起欲栖乌。
漠南春色到滹沱,碧柳青青塞马多。
万里关山今不闭,汉家频许郅支和。
露湿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阳。
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
征戍在桑乾,年年蓟水寒。
殷勤驿西路,北去向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