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符寺水阁

楚江空阔水痕收,葭苇萧萧两岸幽。

柔橹推残千顷浪,好风吹过一帆愁。

人归别浦云烟晚,舟泊寒沙岛屿秋。

领略风光须我辈,谩寻诗句倚江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楚江水面开阔,水迹已干,芦苇在两岸轻轻摇曳,显得十分幽静。
船夫温柔地摇动着船桨,推动着千顷波浪,清风拂过,却带走了满帆的忧郁。
人们已经归去,消失在傍晚的云烟中,船只停泊在寒冷的沙滩和秋日的小岛上。
欣赏这样的美景,是我们这些人的责任,徒然在江边楼阁寻找诗句以寄托情感。

注释

楚江:泛指长江下游地区,古代楚国之地。
空阔:形容水面宽阔,无遮无拦。
葭苇:芦苇,一种常见水边植物。
别浦:河流入海处,或指分别的地方。
寒沙:寒冷的沙滩,形容秋季的萧瑟。
谩寻:徒然寻找,表示无目的或不切实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楚江风光图景。开头两句“楚江空阔水痕收,葭苇萧萧两岸幽”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楚江在秋季的宁静与辽阔,水面上的倒影(水痕)似乎被收敛起来,与之相呼应的是葭苇随风摇曳,营造出一种萧瑟幽深的氛围。

第三、四句“柔橹推残千顷浪,好风吹过一帆愁”写出了诗人面对波光粼粼的江水,感受到了一种难以名状的情绪。这里的“好风”可能并非完全是积极意义上的美好,而是一种带着淡淡忧郁的微妙情感。

接下来的两句“人归别浦云烟晚,舟泊寒沙岛屿秋”则描写了黄昏时分,人们纷纷返回各自的码头,诗人的船只停靠在荒凉的沙洲上,四周被秋意所笼罩。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孤独和旅途中的寂寞。

最后两句“领略风光须我辈,谩寻诗句倚江楼”则转折出诗人对于自己时代的自信,以及对于文学创作的执着。这里强调了诗人对美好风景的领悟和把握,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寻求诗意真理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楚江秋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追求,既有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于个人情感的深刻挖掘。

收录诗词(1)

余国宝(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平园

柳暗花明自一春,青山缭绕水如襟。

偶然觅得桃源路,便欲分栖竹屋阴。

清昼平原寻小隐,夕阳归路入閒吟。

迟迟风袂烟堤上,遥望环溪鸭绿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游洞霄

野服萧萧款翠微,虚亭高敞射晴晖。

仙归洞府云烟静,春入名山笋蕨肥。

缓饮壶觞聊自适,暂指朱墨便忘归。

何时罢脱利名去,始悟人间万事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瑞鹤仙

怪新来瘦损。对镜台、霜华零乱鬓影。胸中恨谁省。

正关山寂寞,暮天风景。貂裘渐冷。

听梧桐、声敲露井。

可无人、为向楼头,试问塞鸿音信。争忍。

勾引愁绪,半掩金铺,雨欺灯晕。

家僮困卧,呼不应,自高枕。

待催他、天际银蟾飞上,唤取嫦娥细问。

要乾坤,表里光辉,照予醉饮。

形式: 词牌: 瑞鹤仙

老子也曾来伺候,诸公聊复忍须臾。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