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山中别业

旧宅在山中,閒门与寺通。

往来黄叶路,交结白头翁。

晚笋难成竹,秋花不满丛。

生涯祗粗粝,吾岂讳言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老房子坐落在山中,闲静的门与寺庙相连。
行人常在铺满黄叶的小路上来往,结识了许多白发苍苍的老者。
晚生的竹笋难以长成高大的竹子,秋天的花朵也不足以装点繁茂的丛丛花海。
我的生活简朴粗糙,我岂会避讳谈起自己的贫穷。

注释

旧宅:老房子。
山中:山里。
閒门:闲静的门。
寺通:与寺庙相连。
往来:来来往往。
黄叶路:铺满黄叶的小路。
白头翁:白发老人。
晚笋:晚生的竹笋。
难成竹:难以长成竹子。
秋花:秋天的花朵。
不满丛:不足以装点丛丛花海。
生涯:生活。
粗粝:简朴粗糙。
讳言:避讳谈论。
穷:贫穷。

鉴赏

诗人以深情入景,首句"旧宅在山中"即设定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居所。"閒门与寺通"则展现了这座旧宅与寺院之间的亲密无间,既映衬出自然与宗教氛围的交融,也透露了主人对世俗尘嚣的淡泊。

"往来黄叶路"描绘了一种秋意浓郁的景象,黄叶铺就的道路是时间流转的印记,而"交结白头翁"则表达了诗人与山中翁仲之间的情谊深厚,这里的"交结"不仅指物质上的联系,更蕴含着精神上的相通。

"晚笋难成竹,秋花不满丛"中的"晚笋"和"秋花"都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感慨。诗人似乎在感叹时光易逝,生命无常,即便是自然界中生长迅速的植物,也未能逃脱季节更迭带来的限制。

最后两句"生涯祗粗粝,吾岂讳言穷"则显露出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深刻体悟和豁达态度。"生涯"指的是生命旅程,而"粗粝"形容了这一旅程的艰辛与坎坷。"吾岂讳言穷"则表明诗人面对困境时,并不回避,反而以坦然之心接受,这种豁达也是中国古代士人常有的精神写照。

整首诗通过山中别业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接受。

收录诗词(242)

李端(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今存《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 字:正已
  • 籍贯:自号衡岳幽
  • 生卒年:约737年—约784年

相关古诗词

题云际寺准上人房

高僧居处似天台,锡杖铜瓶对绿苔。

竹巷雨晴春鸟啭,山房日午老人来。

园中鹿过椒枝动,潭底龙游水沫开。

独夜焚香礼遗像,空林月出始应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题从叔沆林园

阮宅閒园暮,窗中见树阴。

樵歌依远草,僧语过长林。

鸟哢花间曲,人弹竹里琴。

自嫌身未老,已有住山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题元注林园

谢家门馆似山林,碧石青苔满树阴。

乳鹊眄巢花巷静,鸣鸠鼓翼竹园深。

桔槔转水兼通药,方丈留僧共听琴。

独有野人箕踞惯,过君始得一长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题郑少府林园

谢家今日晚,词客愿抽毫。

枥马方回影,池鹅正理毛。

竹筒传水远,麈尾坐僧高。

独有宗雷贱,过君著敝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