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青山何岩岩,江流自浑浑。
欲由白石道,先自长松门。
其间有万景,轩豁忘乾坤。
适可得以心,不可为客论。
安得山水交,共无世俗言。
携琴写古声,酌泉求清源。
适时固虽疏,谋道岂不敦。
谁能歌此诗,侑我饮客樽。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山水景象,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深情和超脱世俗的愿望。开篇“青山何岩岩,江流自浑浑”两句,勾勒出一幅雄伟的山川图,山峦层叠,江水潺潺,给人以浩瀚之感。接着,“欲由白石道,先自长松门”表明诗人想要深入这片美丽的自然景观,并通过白石小径来到达那片松林之中。
“其间有万景,轩豁忘乾坤”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山水之间无限的风光,使得诗人心旷神怡,仿佛忘记了天地间的一切。紧接着,“适可得以心,不可为客论”则透露出诗人的主观情感,只有内心的体验是最真实的,对外来的游客来说,这种感受是难以言传的。
“安得山水交,共无世俗言”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这片山水之间,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远离尘嚣的愿望。随后,“携琴写古声,酌泉求清源”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在这宁静环境中的艺术追求,通过弹奏琴瑟来表达对古代美好声音的向往,以及寻找清澈泉水的心境。
“适时固虽疏,谋道岂不敦”一句,可解为即使时间虽然短暂,但对于探索道德或人生真谛的追求却是认真的。最后,“谁能歌此诗,侑我饮客樽”则表现出诗人的豪放与邀请同好共赏这份美好的情操。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观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美、艺术追求以及精神寄托的深刻理解。
不详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拂拂春郊起绿烟,群农日日望丰年。
龙移海去遗天漏,蚓得泥深乐地穿。
忆酒有心吞俗价,伤春无语寄哀弦。
无田却作无忧者,赢得丰凶一听天。
莫叹年来雪句迟,雪迟诗句更依微。
风来海国盐波涸,春入仙田玉气肥。
雏鹤暖娇摇羽脱,老龙枯痒退鳞飞。
天工人代如端的,安得吾能及九畿。
破窗多穿风,冷烛无定焰。
滴沥随衣泪,反覆到心念。
趋生迷夷涂,失城陷深堑。
病拙未为疗,膏肓不容砭。
无家可容归,有灶亦断掭。
凫短鹤胫长,饮啄两自赡。
天有不可问,何独于我欠。
吾观序卦辞,否乃适泰渐。
而余何为者,独此不见验。
譬如白为缁,一造遂永染。
久生人所羡,我独处之厌。
安得盖棺去,手足同一敛。
劳劳忽忽欲谁从,要有田园去自终。
衰俗未知谁得失,古风期与子穷通。
三年客兴看秋叶,万里归心寄断蓬。
知有世嘲无意解,自惭疏懒甚扬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