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浮舟望蜀江

春水月峡来,浮舟望安极。

正是桃花流,依然锦江色。

江色绿且明,茫茫与天平。

逶迤巴山尽,摇曳楚云行。

雪照聚沙雁,花飞出谷莺。

芳洲却已转,碧树森森迎。

流目浦烟夕,扬帆海月生。

江陵识遥火,应到渚宫城。

形式: 古风

翻译

春天的江水从月峡涌来,我在漂浮的小舟上遥望远方的尽头。
此时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锦江的景色依旧美丽。
江水碧绿而明亮,与天边连成一片,浩渺无际。
蜿蜒的巴山渐渐消失在视线中,楚地的云彩随风飘荡。
雪花照亮了沙滩上的雁群,山谷中的黄莺翩翩起舞。
芳香的洲渚已经转向,青翠的树木列队迎接。
傍晚时分,我凝视着江边的炊烟,海上升起明月。
在江陵,我看见远处的灯火,想必那是渚宫城的信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江景图画,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游子对遥远家乡的思念。

诗人以"春水月峡来"开篇,立刻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背景。"浮舟望安极"显示出诗人在船上徜徉,心中有着对远方安稳之地的向往。这不仅是对物理空间的描述,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归宿和平静生活的渴望。

接着,"正是桃花流,依然锦江色"中的"桃花流"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锦江色"则形容江水如同织就的锦缎一般,绚烂多彩。这里诗人捕捉到了春季江景最为鲜明动人的瞬间。

"江色绿且明,茫茫与天平"进一步描绘了江水的清澈与辽阔,以及它与天空之间的和谐统一。这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也让人感到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逶迤巴山尽,摇曳楚云行"中的"巴山"可能指的是巴蜀之地,而"楚云"则带有诗人游历四方、怀念故土的情感。这里透露出诗人的旅行不仅是空间上的移动,也是情感和心灵上的流动。

在"雪照聚沙雁,花飞出谷莺"一句中,"雪照聚沙雁"可能是对白鸟栖息的描写,而"花飞出谷莺"则是春天景象中的又一美丽画面。诗人捕捉到了大自然在春天最为生动活泼的一刻。

"芳洲却已转,碧树森森迎"中,"芳洲"指的是江边的花岛,而"碧树森森迎"则展现了岸边树木郁郁葱葱的景象。这两句诗强调了自然界对行者的欢迎和接纳。

最后两句"流目浦烟夕,扬帆海月生。江陵识遥火,应到渚宫城"表达了诗人在黄昏时分扬帆远行的决心,以及通过观察远处的信号火焰来辨别方向和寻找目的地。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江景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也流露出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荆州贼平临洞庭言怀作

修蛇横洞庭,吞象临江岛。

积骨成巴陵,遗言闻楚老。

水穷三苗国,地窄三湘道。

岁晏天峥嵘,时危人枯槁。

思归阴丧乱,去国伤怀抱。

郢路方丘墟,章华亦倾倒。

风悲猿啸苦,木落鸿飞早。

日隐西赤沙,月明东城草。

关河望已绝,氛雾行当扫。

长叫天可闻,吾将问苍昊。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草书歌行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

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

笺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

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

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

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

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

形式: 古风

草创大还赠柳官迪

天地为橐籥,周流行太易。

造化合元符,交媾腾精魄。

自然成妙用,孰知其指的。

罗络四季间,绵微无一隙。

日月更出没,双光岂云只。

姹女乘河车,黄金充辕轭。

执枢相管辖,摧伏伤羽翮。

朱鸟张炎威,白虎守本宅。

相煎成苦老,消铄凝津液。

髣髴明窗尘,死灰同至寂。

捣冶入赤色,十二周律历。

赫然称大还,与道本无隔。

白日可抚弄,清都在咫尺。

北酆落死名,南斗上生籍。

抑予是何者,身在方士格。

才术信纵横,世途自轻掷。

吾求仙弃俗,君晓损胜益。

不向金阙游,思为玉皇客。

鸾车速风电,龙骑无鞭策。

一举上九天,相携同所适。

形式: 古风

览镜书怀

得道无古今,失道还衰老。

自笑镜中人,白发如霜草。

扪心空叹息,问影何枯槁。

桃李竟何言,终成南山皓。

形式: 古风 押[皓]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