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道池上作

家池动作经旬别,松竹琴鱼好在无。

树暗小巢藏巧妇,渠荒新叶长慈姑。

不因车马时时到,岂觉林园日日芜。

犹喜春深公事少,每来花下得踟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离家多日,想起家中的池塘,松竹之下,琴声与鱼儿还在吗。
树荫下藏着巧妙筑巢的小鸟,沟渠边新生的叶子长满了慈姑。
如果不是因为常常需要乘车马出门,我怎会感觉到园林渐渐荒芜。
尤其在春天深处,公事稀少,每次来到花下,都能停留许久徘徊。

注释

家池:家中的池塘。
动作:离开,此处指离家。
经旬别:经过了十多天的分别。
松竹琴鱼:松树、竹子、弹奏的琴和养的鱼,代表家居生活。
巧妇:形容小鸟筑巢的巧妙。
渠荒:沟渠荒芜。
慈姑:一种水生植物。
车马:代指外出公务。
林园:园林,此处指家中的庭院。
芜:荒芜,不整洁。
春深:春末,春意浓的时候。
公事少:公务减少,工作不忙。
踟蹰:犹豫不决,此处指在花下流连忘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私家池塘边的宁静生活。"家池动作经旬别"表明诗人在自家的池塘旁度过了一个悠闲的周末,远离了尘嚣。"松竹琴鱼好在无"写出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享受,以及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树暗小巢藏巧妇"描绘了一位女性或许是诗人的伴侣,她隐藏在树木浓荫下,展现了生活中的温馨与隐蔽。"渠荒新叶长慈姑"则形象地表达了春天的到来,以及自然界中生机勃勃的一面。

"不因车马时时到"意味着诗人不再受外界干扰,"岂觉林园日日芜"则是对比之下,未受干扰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美好。"犹喜春深公事少"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深处少有俗务的喜悦。

"每来花下得踟蹰"则描绘出诗人在鲜花盛开之下,能够自由自在地享受自然之美,而不被世俗羁绊。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对大自然之美的赞赏,以及内心深处的平和与满足。

从艺术角度来看,这首诗采用了平实的语言,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意境。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履道西门二首(其一)

履道西门有弊居,池塘竹树绕吾庐。

豪华肥壮虽无分,饱暖安闲即有馀。

行灶朝香炊早饭,小园春暖掇新蔬。

夷齐黄绮誇芝蕨,比我盘飧恐不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履道西门二首(其二)

履道西门独掩扉,官休病退客来稀。

亦知轩冕荣堪恋,其奈田园老合归。

跛鳖难随骐骥足,伤禽莫趁凤凰飞。

世间认得身人少,今我虽愚亦庶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履道春居

微雨洒园林,新晴好一寻。

低风洗池面,斜日拆花心。

暝助岚阴重,春添水色深。

不如陶省事,犹抱有弦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德宗皇帝挽歌词四首(其一)

执象宗玄祖,贻谋启孝孙。

文高柏梁殿,礼薄霸陵原。

宫仗辞天阙,朝仪出国门。

生成不可报,二十七年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