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孙莘老见寄

高门鞍马日光荣,势力纷纷起共争。

偶以不能聊自便,敢于兹世独求清。

生无人愧宁非乐,死有天知岂待名。

客食官居同是苟,何须称别异平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豪门贵族日显荣耀,权势争夺此起彼伏。
偶尔因无法随波逐流,我独自追求清高人生。
活着无愧于人难道不快乐,死后天知何需在乎名声。
在外为官生活皆是妥协,何必区分一生的异同。

注释

高门:豪门贵族。
鞍马:权势象征。
日光荣:日显荣耀。
势力纷纷:权势争夺。
共争:此起彼伏。
聊自便:随波逐流。
兹世:世间。
独求清:追求清高。
无人愧:无愧于人。
宁非乐:难道不快乐。
死有天知:死后天知。
岂待名:无需在乎名声。
客食官居:在外为官生活。
同是苟:皆是妥协。
称别异:区分。
平生:一生。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高洁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面对世俗纷争时保持独立清白立场的决心。"高门鞍马日光荣,势力纷纷起共争"描绘了一幅权贵家族繁华而喧嚣的画面,同时也反映出社会上各种势力的激烈竞争。诗人通过"偶以不能聊自便,敢于兹世独求清"表明了自己无法适应当时的世态,但仍勇敢地在这个世界中追求纯洁和高尚。

接下来的两句"生无人愧宁非乐,死有天知岂待名"则更加深化了诗人的这种生活态度,认为活着没有让人感到羞愧就是一种幸福,而到了生命尽头,也不需要追求什么名声,因为天道自会知道一切。

最后两句"客食官居同是苟,何须称别异平生"则是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无奈和调侃。诗人认为,无论是在外作客还是在家中担任官职,都不过是世人的苟且求存,既然如此,又何必过分强调平日的不同呢?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感悟和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展现了一个高洁脱俗、不随波逐流的精神内核。

收录诗词(477)

王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 生卒年:1032~1059

相关古诗词

答耿奎

浮生飘泊委蓬蒿,洴澼无封敢叹劳。

心学古人方有愧,身从衰俗忽为高。

苟惭枉道干箪食,肯谓非时爱一毛。

末学从兹益知守,善人不鄙与华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答满子权兼简衡父

君唱奈高何,君休我试歌。

古今愚智府,天地是非罗。

何日功名就,青云日月磨。

俗儿吾不较,计此竟谁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谢几道见示佳什因次元韵二首(其二)

篇篇光绝夺春华,中有纯音正不邪。

跛鳖久惭追骏足,降旗今巳怯崇牙。

清新格调空吟讽,猥冗言辞自咄嗟。

为我指迷终有得,曲蓬从此长丛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谢几道见示佳什因次元韵二首(其一)

曾酬唱和向家溪,嫫母终惭敌艳妻。

岂意误将三献玉,翻来轻博一丸泥。

利能绝地同庄剑,巧可凌云上鲁梯。

巾衍珍藏虽已固,祗愁飞去化为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