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存没口号十六首》中的第七首,题为“魏济南顺甫”。诗中描绘了对济上的诸侯才德兼备之人的赞美,以及对山人追求名山胜景而不屑于世俗怜悯的态度。
首句“济上诸侯才且贤”,开篇即点出济上诸侯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品德高尚,表达了对这些杰出人物的高度评价。接着,“能将玄草及生传”一句,可能暗指这些人才不仅在生前留下了卓越的功绩和影响,甚至死后还能通过某种方式(如著作、传说等)继续流传,影响后世,体现了他们深远的影响和不朽的价值。
“山人自爱名山好,不爱区区一世怜。”这两句则转向对山人的描述,山人热爱自然美景,尤其是名山大川,享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乐趣,而对世俗的怜悯和短暂的世间情感并不在意。这种态度反映了山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哲学,强调了个人内心的满足和对自然美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济上诸侯与山人的不同追求和价值观,展现了对才华与品德并重的肯定,以及对自然与精神自由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和生活态度的思考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