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塞上曲七首(其一)

幽并儿百万,百战未曾输。

蕃界已深入,将军仍远图。

月明风拔帐,碛暗鬼骑狐。

但有东归日,甘从筋力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北方勇士百万众,历经百战从未败。
敌境已深入腹地,将军谋划长远计策。
明亮月光下风掀动军帐,荒漠之夜暗影中鬼魅如狐。
只要有回归东方的那一天,即使筋疲力尽也心甘情愿。

注释

幽并儿:指代北方勇猛的战士。
百万:形容数量众多。
百战:多次战斗。
未曾输:从未失败。
蕃界:敌人的领土。
深入:深入敌境。
将军:指挥官。
远图:长远的战略计划。
月明:明亮的月夜。
风拔帐:风吹动帐篷。
碛:沙漠。
暗鬼骑狐:暗夜中的敌人像狐狸一样狡猾。
东归日:回归故乡的日子。
筋力枯:筋疲力尽。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边塞战争氛围的诗句,语言雄浑,意境苍茫。开篇"幽并儿百万,百战未曾输"两句,勾勒出一位久经沙场、屡建奇功的将领形象,其气魄非凡,胜绩赫赫。

接着"蕃界已深入, 将军仍远图"表明这位将军虽身处敌境,但心中却始终怀抱更为广阔的战略构想,不仅满足于眼前的成就,而是有着更高的目标和野心。

"月明风拔帐,碛暗鬼骑狐"则描绘了一幅边塞夜战的图景,月光下军帐被风吹得摇曳不定,而在遥远的沙碛之中,仿佛有敌人的鬼魅和迅捷如狐的骑兵潜行。这几句极富动感,展示了战争的紧张与神秘。

最后"但有东归日,甘从筋力枯"表达了一种对返回故土的渴望,即便是体力耗尽,也愿意追随这位将军踏上归途。这不仅展现了士兵们对领袖的忠诚,也映照出战争的疲惫与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塞战事的描写,展现了唐代边疆军事斗争的艰辛,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对远方家园的思念和对英雄将领的崇敬。

收录诗词(738)

贯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姜。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 字:德隐
  •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 生卒年:832~912

相关古诗词

古塞上曲七首(其二)

中军杀白马,白日祭苍苍。

号变旗幡乱,鼙乾草木黄。

朔云含冻雨,枯骨放妖光。

故国今何处,参差近鬼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古塞上曲七首(其三)

白雁兼羌笛,几年垂泪听。

阴风吹杀气,永日在青冥。

远戍秋添将,边烽夜杂星。

嫖姚头半白,犹自看兵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古塞上曲七首(其四)

久雨始无尘,边声四散闻。

浸河荒寨柱,吹角白头军。战马龁?草,乌鸢识阵云。

征人心力尽,枯骨更遭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古塞上曲七首(其五)

帐幕侵奚界,凭陵未可涯。

擒生行别路,寻箭向平沙。

赤落蒲桃叶,香微甘草花。

不堪登陇望,白日又西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