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海夜雨寄淮上故人

黄沙浑浑水满川,奔流争岸虎眼漩。

南来舟子惯风水,万斛长船如等闲。

濛濛春雨杨柳湿,漠漠人家鸡犬寒。

道途归人寄消息,客行安稳近长安。

形式: 古风

翻译

黄沙弥漫,河水满溢川面,急流冲击岸边,形成像虎眼般的漩涡。
来自南方的船夫熟悉风浪,即使大船重达万斛,在他们看来也如同寻常。
春雨绵绵,杨柳被雨水打湿,村庄间寂静无声,只有鸡犬的寒意透露生机。
路上归乡的人传递着讯息,旅人行程安稳,渐近繁华的长安城。

注释

黄沙:形容沙土颜色暗淡。
浑浑:形容水流不清。
水满川:河水充满整个河川。
虎眼漩:比喻水流旋转如虎眼状。
南来舟子:从南方来的船夫。
惯风水:经验丰富,熟知风浪。
万斛长船:载重量极大的船只。
等闲:寻常,不费力。
濛濛春雨:细密的春雨。
杨柳湿:杨柳被雨水打湿。
漠漠人家:稀疏的村庄。
鸡犬寒:鸡犬在寒冷中鸣叫。
道途归人:在路上归乡的人。
寄消息:传递消息。
客行:旅途。
安稳:安全平稳。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指代京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观的自然景象和行者归途的画面。开篇“黄沙浑浑水满川,奔流争岸虎眼漩”几句,勾勒出激流澎湃、波涛汹涌的大河风貌,用“虎眼漩”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水势的猛烈与险峻。接下来的“南来舟子惯风水,万斛长船如等闲”则展示了舟子的勇敢和熟练,他们驾驭着巨大的船只,在狂野的风雨中行驶得像平日一般自在。

诗人随后转向描写春雨中的景象,“濛濛春雨杨柳湿,漠漠人家鸡犬寒”这两句,以细腻的情感捕捉了春雨带来的湿润和人们的生活状态。春雨使得杨柳更加鲜绿,但也让家庭的鸡犬感到寒冷,这种对比生动地展现了季节变化给自然与人间带来的不同影响。

最后,“道途归人寄消息,客行安稳近长安”表达了诗人对于旅途中人的关心和对他们平安到达的祝愿。这里的“道途归人”指的是归途的人们,而“客行安稳近长安”则是希望他们能够平安地接近长安(古都),传递出一份温馨与关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郭圃送芜菁感成长句

芜菁至南皆变菘,菘美在上根不食。

瑶簪玉笋不可见,使我每食思故国。

西邻老翁知我意,盈筐走送如雪白。

蒸烹气味元不改,今晨一日如还北。

孔明用蜀最艰窘,百计掇拾无遗策。

当时此物助军行,渭上褒中有遗植。

英雄临事究琐屑,终服奇才屈强敌。

想见躬耕自灌畦,当时有意谁能测。

形式: 古风

预作冬至

紫坛曾从奠琳琅,亲被天人玉冕光。

今日黄州山下寺,五更闻雁满霜林。

形式: 七言绝句

偃王城

逃战彭城似去邠,兴王可即废为臣。

中原多少堪忧事,劳苦君王八马奔。

形式: 七言绝句

偶书三首(其三)

周郎战处沧江回,鱼龙荡潏山石摧。

荆州艨艟莫举楫,走君不劳一炬灰。

当年雄豪谁复在,乔木荒烟忽千载。

蕲州截竹作笛材,一写山川万古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