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袁尚书同年巫山之什

我本山泽之臞姿,出处相较黠与痴。

生当浙东岩壑地,閒觉壶中光景迟。

井蛙敢从海若语,雁荡断谓天下奇。

一从天柱想突兀,便觉屏嶂排参差。

盍归乎来归未得,今吾非故吾何之。

南官祝融常在望,北征太行长相随。

几欲拓开令混一,虽愧力乏犹忘疲。

故人将指镇巴蜀,大江扬舲张虹旗。

经行先须实古锦,及境方要褰赤帷。

阳侯似知公得句,吴榜自舞山折枝。

有客忽传巫山高,长安不复纸价低。

阳台从昔誇词赋,大夫无乃姑戏嬉。

山川合因云雨祀,神明何得亵渎为。

牵牛织女誇自古,小姑彭郎讹一时。

三复新诗有如此,尽洗遗恨从今兹。

蜀道虽云在天上,政誉巳逐诗声驰。

世情向背南北阮,人物好丑东西施。

愿君沧溟恢宇量,听彼瓶罂居井湄。

已为下户蠲逋赋,更要全蜀俱信眉。

长安父老久延颈,关外饟馈宽张颐。

寂寞恐有玄尚白,留落得无素染缁。

规模久矣欣济济,民俗定尔臻嘻嘻。

公归得政公何疑,勿为风月镌峨嵋。

归来要续峿溪颂,已赋中和宣布诗。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许及之作,名为《次韵袁尚书同年巫山之什》。诗中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官场生涯的反思与期待。

首句“我本山泽之臞姿,出处相较黠与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认为自己如同山林中的瘦弱之物,无论是出世还是入世,都显得有些愚笨或聪明。接着,“生当浙东岩壑地,閒觉壶中光景迟”描述了诗人身处浙东岩壑之地,闲暇时感受到时光的缓慢流逝,仿佛置身于一个静谧的世界之中。

“井蛙敢从海若语,雁荡断谓天下奇”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大海的敬畏和对雁荡山奇景的赞叹。接下来,“一从天柱想突兀,便觉屏嶂排参差”则描绘了诗人想象中天柱山的壮观景象,以及由此产生的视觉感受。

“盍归乎来归未得,今吾非故吾何之”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想要回归自然,却又难以实现。随后,“南官祝融常在望,北征太行长相随”描绘了诗人对南方和北方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生涯的复杂情感。

“几欲拓开令混一,虽愧力乏犹忘疲”表达了诗人对统一国家的渴望,以及面对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接下来,“故人将指镇巴蜀,大江扬舲张虹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前往巴蜀地区,展开宏大的事业。

“经行先须实古锦,及境方要褰赤帷”表达了诗人对旅行前准备的重视,以及到达目的地后的仪式感。接下来,“阳侯似知公得句,吴榜自舞山折枝”通过神话故事,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自信和对自然界的赞美。

“有客忽传巫山高,长安不复纸价低”描绘了诗人对巫山美景的向往,以及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讽刺。接下来,“阳台从昔誇词赋,大夫无乃姑戏嬉”通过引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态度,认为不应仅仅为了娱乐而创作。

“山川合因云雨祀,神明何得亵渎为”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神明的尊重,认为应以恰当的方式祭祀山川。接下来,“牵牛织女誇自古,小姑彭郎讹一时”通过引用传说,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故事的思考,认为不应轻易改变历史。

“三复新诗有如此,尽洗遗恨从今兹”表达了诗人对新作的满意,认为它能够弥补过去的遗憾。最后,“蜀道虽云在天上,政誉巳逐诗声驰”描绘了诗人对蜀道的赞美,以及诗歌传播带来的声誉。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官场、文学等多个领域的独特见解,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1091)

许及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听刘念九丈二姬歌所和醉时歌明日亦次韵送似时已三鼓

边头幕府文书省,功名之心灰似冷。

老去英雄髀生肉,功名之心死未足。

中原有土尚沦金,中原有民惟戴宋。

天开地辟会有日,竹头木屑宁无用。

男儿信命人见嗤,命轻于山重于丝。

未肯身同草木腐,径欲名与天壤期。

行藏我何有,交友勿复疑。

躬行即吾道,归求有馀师。

和气冲融自斟酌,荣枯不逐花开落。

物理天时信有终,云虽出岫终归壑。

未须高卧百尺楼,未须紧束春秋阁。

夫子适去还适来,无波古井生青苔。

我独不归何为哉,渴心已觉飞黄埃。

长鲸未骑且扪虱,不妨随意芬浮杯。

形式: 古风

田家秋日词

晚禾未割云样黄,荞麦花开雪能白。

田家秋日胜春时,原隰高低分景色。

寒栗挂篱实累累,角田已收枯豆萁。

芋魁切玉和作糜,香过邻墙滑流匙。

牧童牧童罢吹笛,领牛山下急归吃。

菜本未移麦未种,尔与耕牛閒未得。

形式: 古风

晚田黄雀词

黄雀不知来处所,或云海化或蛰土。

秋至晚田拾禾黍,投身不知入罔罟。

十中八九不计数,黄雀之死孰怜汝。

汝不如搏谷并布谷,又不能快活催麦熟。

农夫辛苦耕,无功食其禄。

无功尚可那无厌,腹饱果然犹不足。

呜呼一年三百六十日,常时安在今时出。

安得山间野谷生石田,与汝饱死终天年。

黄色雀,还可怜。

形式: 古风

次韵陈伯寿食黄雀有感

嗟哉黄雀力命微,譬彼食言安能肥。

乃欲身与天壤期,沕穆造化窥缄机。

以时启蛰安居卑,蛰久启晚见者稀。

不耕而食乘三时,晚禾欲熟堆农扉。

就田恣啄充久饥,来时千百漫天飞。

惟欲蔽翳朝阳晞,似雨霏微疑复非。

此时得计压稻枝,腹饱果然不思归。

岂知时与命相违。

投身入网分所宜,鸡肋犹怯尊拳挥。

汝辈么么将安之,螟螣害稼古实讥。

嗟哉黄雀全无知,大似爝火凌朝晖。

炙之醢之争称奇,谁念物命聊依依。

黄雀何责复何悲,夷齐饿采西山薇。

不尔吸风何活为,颜子箪食其庶几。

祇令瓢饮将谁欺,霜露舒惨相恩威。

螳蝉小大遂黠痴,人为物灵贤则希。

比物丑类姑释疑,螽斯岂得比后妃。

钧之三成君父师,法当授命宁避危。

有益于国身何亏,我欲与雀排重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