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冯远猷使君(其一)

雨露朝来下九天,左鱼还得旧青毡。

莫辞去国逾千里,犹胜为郎动十年。

客至何妨常有酒,民残政自不须鞭。

欲安远俗惟无事,圣主休兵本息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的《送冯远猷使君》其一,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对国家治理的深思熟虑。

首联“雨露朝来下九天,左鱼还得旧青毡”以自然景象起兴,象征着友人冯远猷即将踏上旅程,如同雨露滋润大地,给予生命新的生机;同时,也暗喻冯远猷将回到熟悉的环境,如同左鱼找到了旧日的青毡,表达了对友人归家的喜悦和对过往情谊的怀念。

颔联“莫辞去国逾千里,犹胜为郎动十年”则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理解与支持。诗人劝慰友人不必因远离家乡而忧心,相比于在官场中忙碌十年,这样的离别或许更有意义。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友人追求内心真正渴望生活的鼓励。

颈联“客至何妨常有酒,民残政自不须鞭”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他认为,对待来访的客人,应该热情款待,无需拘泥于礼节;对于百姓,应以仁政治理,无需严苛的鞭策。这反映了诗人对和谐社会的憧憬,以及对以德治国理念的推崇。

尾联“欲安远俗惟无事,圣主休兵本息边”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平稳定的渴望。他希望通过减少战争,实现边境的安宁,让人民生活安定,远离战乱。这不仅是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也是对国家长治久安的美好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还蕴含了对理想社会的深刻思考和对国家和平稳定的深切愿望,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收录诗词(2047)

周紫芝(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 字:少隐
  • 号:竹坡居士
  • 籍贯:宣城(今安徽宣州市)
  • 生卒年:1082-1155

相关古诗词

送冯远猷使君(其二)

江上当年忆语离,相逢虽健鬓如丝。

心知涉世著几屐,眼见承流换两麾。

台阁异时须献纳,庙堂今日要招携。

九江太守多仁政,此去知公得吏师。

形式: 七言律诗

涷雨行

五月江天未徂暑,日日江云酿江雨。

眼惊雪浪打秋涛,卷地风来雨如许。

穷人赋屋才一椽,茅茨零落仰见天。

风栖不定夜未晓,旅食过午庖无烟。

家无鞠穷病在腹,两股重膇成蹒跚。

麦虽黄落雨未止,云欲漫乱风还颠。

诗成有泪收不得,人生如此亦可怜。

君不见章台走马张京兆,弹压功成在谈笑。

不将钩距作神明,自此长安无恶少。

迩来持节镇七州,令行幕府如清秋。

尚书地已八座贵,况复功方三辅优。

应笑南来双病鸟,千里依人作昏晓。

邓林有木暗如山,谁与安巢著林杪。

形式: 古风

阆州太守以桃竹邛杖二物遗余宅仲而宅仲出以示仆喜而作诗

万里何尝入巴蜀,少陵诗中识桃竹。

更言九节奉真仙,无乃邛山有遗族。

平生二物几到眼,谁与周旋慰幽独。

忽然渡海飞苍龙,夭矫当前峙双玉。

江心石竹誇坚刚,摩挲紫焰生寒光。

孤筇节高不可及,外虽似曲中直方。

阆州得此不敢藏,亟遣二士相扶将。

余侯新佩太府章,六尺肮脏身健强。

未须御府赐灵寿,行勒金狨朝未央。

老人勃窣不足数,惟有泉石成膏肓。

东吴自是山水窟,心虽欲往身未偿。

会须呼客共蜡屐,借君拄杖聊徜徉。

形式: 古风

送袁司理归天台(其一)

长安少年郎,意倾裘马中。

水凫偶相值,兰臭岂复同。

谁令千金璧,照此白发翁。

得之非人力,舍去真天穷。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