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鸟二十章(其十二)

有鸟有鸟名老乌,贪痴突悖天下无。

田中攫肉吞不足,偏入诸巢探众雏。

归来仍占主人树,腹饱巢高声响粗。

山鸦野鹊闲受肉,凤皇不得闻罪辜。

秋鹰掣断架上索,利爪一挥毛血落。

可怜鸦鹊慕腥膻,犹向巢边竞纷泊。

形式: 古风

翻译

有鸟儿名叫老乌鸦,贪婪愚蠢无比世间少有。
田里抢肉吃怎么也不够,还偏要钻进别的鸟巢去捉幼鸟。
吃饱了肚子回到主人的树上,肚子鼓鼓声音粗哑。
山鸦和野鹊悠闲地分食着肉,凤凰却无法让它们听到自己的冤屈。
秋天的鹰猛然挣断架上的绳索,锋利的爪子一挥毛羽血滴落下。
可悲的是乌鸦和喜鹊贪恋这血腥气,依然围着鹰的巢边纷纷落下。

注释

有鸟有鸟:起兴,引出下文的鸟儿。
老乌:指老乌鸦,比喻贪婪之人。
贪痴突悖:形容极端贪婪、愚蠢且行为乖张。
田中攫肉:在田里掠夺食物。
吞不足:表示永远不满足。
探众雏:侵扰其他鸟巢,寻找雏鸟作为食物。
归来仍占:即使吃饱了也占据。
主人树:象征着它不应该占有的位置或资源。
声响粗:声音大而粗糙,显示其傲慢。
山鸦野鹊:比喻依附强者的小人。
闲受肉:轻松享受别人掠夺来的好处。
凤皇:凤凰,象征高贵正直。
不得闻罪辜:无法申诉自己的冤屈。
秋鹰:象征正义的力量或惩罚者。
掣断:用力扯断。
架上索:束缚它的绳索,比喻限制。
可怜:可悲,值得同情又可鄙。
鸦鹊慕腥膻:比喻小人贪图不义之财。
纷泊:纷纷聚集,形容趋炎附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贪婪而凶猛的鸟类——老乌,它不顾一切地在田野间攫取肉食,甚至入侵其他鸟类的巢穴掠夺雏鸟。老乌占据主人树木之上,不仅腹饱声粗,而且高居巢中,凸显其霸道与贪婪。诗中的山鸦野鹊则是悠闲地接受食物,而凤皇却因其高贵而不闻罪责。此外,秋季的鹰也以锐利的爪子掣断猎物,毛发中带血,让人感到残酷。最后,诗中表现出的可怜之处在于那些小鸟仍旧围绕着老乌的巢边,似乎对它的强大有着某种依恋或恐惧。

这首诗通过对老乌等猛禽的描述,反映出自然界中的食物链和生存竞争,同时也隐含了对现实社会中强者与弱者的关系的一种批判。诗人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将这种野性的生态景观描绘得栩栩如生,展现出其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有鸟二十章(其十三)

有鸟有鸟谓白鹇,雪毛皓白红觜殷。

贵人妾妇爱光彩,行提坐臂怡朱颜。

妖姬谢宠辞金屋,雕笼又伴新人宿。

无心为主拟衔花,空长白毛映红肉。

形式: 古风

有鸟二十章(其十四)

有鸟有鸟群雀儿,中庭啄粟篱上飞。

秋鹰欺小嫌不食,凤皇容众从尔随。

大鹏忽起遮白日,馀风簸荡山岳移。

翩翾百万徒惊噪,扶摇势远何由知。

古来妄说衔花报,纵解衔花何所为。

可惜官仓无限粟,伯夷饿死黄口肥。

形式: 古风

有鸟二十章(其十五)

有鸟有鸟皆百舌,舌端百啭声咄㗧。

先春尽学百鸟啼,真伪不分听者悦。

伶伦凤律乱宫商,盘木天鸡误时节。

朝朝暮暮主人耳,桃李无言管弦咽。

五月炎光朱火盛,阳燄烧阴幽响绝。

安知不是卷舌星,化作刚刀一时截。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有鸟二十章(其十六)

有鸟有鸟毛羽黄,雄者为鸳雌者鸯。

主人并养七十二,罗列雕笼开洞房。

雄鸣一声雌鼓翼,夜不得栖朝不食。

气息榻然双翅垂,犹入笼中就颜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