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江之水兮东流,沿湍流兮望归舟。
舟来归兮何时,步芳洲兮濯足,陟南山兮采薇。
江风波兮日暮,望夫人兮未来。
这首诗《江上词(其三)》由宋代诗人王令所作,描绘了江边的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思绪。诗中以江水东流起兴,引出对归舟的期盼,表达了对远方归人的思念之情。诗人漫步在芳香的河洲之上,洗去尘埃,又攀登南山采摘薇菜,展现了他闲适而略带忧郁的生活状态。傍晚时分,江面波涛翻滚,诗人却未能等到期盼的人归来,心中充满了期待与失落。
全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营造了一种悠远而略带哀愁的意境,反映了诗人对生活、对未来的深沉思考。江水的流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而对归舟的期盼则寄托了诗人对团聚、对希望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意蕴,情感真挚动人,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情感。
不详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风滔滔兮浪波苦,嗟往者兮未还,惜行人兮将去。
去何适兮归何时,执子手兮牵子衣。
行何如兮来复,济岂无兮他时。
凤虽谓灵畜,无竹或死饥。
竹今无方无,凤云非其时。
使之群鸱鸢,饥饱为止飞。
非惟失所灵,亦与弹射期。
坦坦谁之田,施施缴且弋。
乌来玩其机,鹊至喜其食。
长鸿飞冥冥,志与万里极。
岂无啄饮心,宁饥不人得。
湍激日蹙蹙,风棱势漫漫。
奈何舟上人,试死才一间。
苟不以利涉,安坐思诚艰。
客虽惧谋梁,而木嗟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