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蝗食

田园政尔无多子,连岁旱荒饥欲死。

今年何幸风雨时,岂意蝗虫乃如此。

麦秋飞从淮北过,遗子满野何其多。

扑灭焚瘗能几何,羽翼已长如飞蛾。

天公生尔为民害,尔如不食焉逃罪。

老夫寒饿悲恼缠,分而食之天或怜。

形式: 古风

翻译

田间的庄稼几乎没有多少收成,连续几年干旱,饥饿几乎要了人们的命。
今年多么幸运,风雨适时,没想到蝗虫竟然如此严重。
秋天的麦穗被蝗虫从淮北席卷而来,遗落的籽粒遍地都是。
我们扑灭焚烧,掩埋又能有多少呢?它们翅膀已经长大,如同飞蛾一般难以驱除。
上天造你们成为人间的祸害,若你们不吃掉这些庄稼,怎能逃脱罪责。
我这个老人受冻挨饿,悲伤困扰,希望能分一些食物,或许老天会怜悯我们。

注释

尔:你们。
旱荒:干旱歉收。
何幸:多么幸运。
岂意:没想到。
麦秋:秋季麦熟。
过:经过。
能几何:又能有多少。
如飞蛾:像飞蛾般难以驱除。
为民害:成为人间祸害。
焉逃罪:怎能逃脱罪责。
寒饿:寒冷饥饿。
分而食之:分一些食物。

鉴赏

这首宋诗《分蝗食》是章甫所作,描绘了农民在遭遇连续旱灾和蝗虫灾害后的困境。诗中首先表达了对田间庄稼被蝗虫肆虐的无奈,原本丰收的希望因灾祸而化为乌有。接着,诗人惊讶于今年难得的风雨使得人们以为有了转机,却不料蝗虫数量惊人,如同飞蛾般铺天盖地。

诗人感慨天公造就的蝗虫成为百姓的祸害,暗示了对自然与人祸的双重忧虑。他质问蝗虫若不以粮食为食,又如何逃脱罪责。在自身饥寒交迫的情况下,诗人表现出悲悯之心,愿意将这些害虫分而食之,期待上天能怜悯他们的苦难。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以及对天灾人祸的深深忧虑,体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对于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同情。

收录诗词(321)

章甫(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分题得草果饮子

神农书本草,有美生南州。

春华穗端垂,彷佛芙蓉秋。

青囊贮嘉实,璀璨安石榴。

香味极辛烈,果中第一流。

磊落入盘饤,和羹充肴脩。

温中与下气,功用亦罕俦。

苞苴走四海,药笼必见收。

吾老苦病暍,淡味空频投。

作饮近得此,选择知独优。

碧井沈银瓶,斟酌得自由。

蔗浆已觉俗,茗粥良可羞。

乃知古圣人,收拾靡不周。

日遇七十毒,纵死夫何忧。

但吾赤子多,疾苦庶有瘳。

大或仁者心,当与天地侔。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王梦得捕蝗二首(其二)

江头晓日方曈曈,仆夫喘汗天无风。

茅檐汲井洗尘土,野寺煮饼烧油葱。

平生忧国寸心赤,在处哦诗双鬓蓬。

村民喜识长官面,树阴可坐毋匆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王梦得捕蝗二首(其一)

相逢每叹俱飘流,尊酒作意同新秋。

蝗虫日来复满野,府帖夜下还呼舟。

江天尚黑客骑马,草露未晞人牧牛。

路长遥想兀残梦,家在风烟兰杜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代呼延信夫以笋乞猫于韩子云

官居城一隅,屋漏如野处。

辛勤补绿萝,仅可待风雨。

移家幸亡恙,所苦多硕鼠。

齧衣费纫缝,盗肉恣含咀。

引子动成群,啾啾疑尔汝。

昼曾无腼颜,入暮谁能禦。

窥灯殚膏油,惊梦斗俦侣。

主人非昔人,为态尚如许。

饱食讵可常,潜踪岂无所。

灌穴恶尽杀,具磔难悉举。

墙东吏部家,两猫将十子。

往往感仁惠,相乳忘彼此。

花墩夜不眠,卫寝如驯虎。

愿分俊逸姿,庶以镇衡宇。

穿鱼聘衔蝉,于君谅无取。

丁宁玉板师,委曲致斯语。

妻孥仍有言,乞猫宜乞女。

他时遂生育,邻里转相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