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止

客子浪相惊,山灵自有情。

云深一夜雨,风急五更晴。

馀润翻宜暑,微乾不碍行。

柘林秋色里,时复一蝉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游子无端受惊扰,山中的精灵自含情意。
夜深云深处下了一场雨,清晨风急雨过天晴。
雨后的余湿反而适宜夏日,微微干燥并不影响前行。
在柘树成林的秋色中,不时传来一声蝉鸣。

注释

客子:游子,指离家远行的人。
浪:无端,没有理由地。
相惊:受到惊扰。
山灵:山中的精灵,比喻山的美景或神秘力量。
自有情:含有自己的情感。
云深:云层深厚。
一夜雨:整夜的雨。
风急:风势猛烈。
五更:黎明前的五个时辰。
晴:放晴。
馀润:雨后的余湿。
翻宜:反而适宜。
暑:夏日。
微乾:微微干燥。
柘林:柘树成林的地方。
秋色:秋天的景色。
时复:不时,偶尔。
一蝉声:一声蝉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雨止》,通过对雨后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出诗人对旅途中的感受和对大自然的赞赏。首句“客子浪相惊”表达了旅人对于天气变化的不安,但接下来的“山灵自有情”则暗示了大自然的规律与和谐,即使风雨过后,仍有其内在的韵律。

“云深一夜雨,风急五更晴”描绘了雨后的清新景象,云层散去,雨过天晴,风速适中,为行人带来了舒适的环境。诗人观察到雨后的余润滋润着大地,使得暑气得以缓解,而“微乾不碍行”则写出了道路虽稍有干燥,但并不影响前行,显示出雨后的道路适宜行走。

最后两句“柘林秋色里,时复一蝉声”,以秋日柘树林的景色和偶尔传来的蝉鸣作结,营造出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让人感受到雨后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整体上,这首诗以旅人的视角,通过雨后的细节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收录诗词(1487)

项安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康军寓居

舣岸逢重九,全家上浅山。

儿童争险步,城郭有跻攀。

采菊迷前路,开樽对近湾。

年时吹帽处,不见雁书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南康尉司射亭后轩尽见庐山为取东坡觉来满眼是庐山之句名曰觉轩

千堆白浪捲彭湖,一叶青帆映大孤。

梦里东坡魂尚魇,岸傍梅福笑相呼。

开门翠壁连天是,回首惊波一事无。

推下黄紬见真意,的知陶令是贤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南湖遣兴

朝回日日到南湖,不惜金钱散仆夫。

同舍盍簪如有约,吾庐高枕更何殊。

年华过雨春都尽,草色连天路欲无。

乐事只今惟有酒,速倾家酿倒金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将至浯溪简同行

地想浯溪近,舟逢怪石多。

平生真到此,重九合如何。

我解伊吾读,君能欸乃歌。

风从两崖下,江水忽生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