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本觉寺空翠亭

琅玕十亩映江渚,天籁沈沈欲下来。

已见凤毛沾雨露,长疑龙气挟风雷。

树团车盖春阴合,月射金银夜色开。

中野白云如白石,不辞一日到千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静谧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琅玕十亩映江渚”开篇,琅玕即翠竹,此处以竹林十亩映照江边,营造出一种清幽而又辽阔的景象。接着,“天籁沈沈欲下来”,天籁即自然界的声响,这里形容这些声音仿佛要从高远之处缓缓降落,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宁静。

“已见凤毛沾雨露,长疑龙气挟风雷”两句,运用了凤和龙这两个神话中的祥瑞之物,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和力量。凤毛沾雨露,寓意美好事物的滋润生长;长疑龙气挟风雷,则暗示着强大而不可忽视的力量潜藏其中。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界中既有柔美又有力量的一面。

“树团车盖春阴合,月射金银夜色开”描绘了夜晚的景色,树木如同车盖般密布,遮挡了白天的阳光,只留下一片深邃的夜色。而月亮则在这样的夜色中显得格外明亮,仿佛是金银般闪耀,为寂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华美。

最后,“中野白云如白石,不辞一日到千回”将白云比作白石,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在空中飘荡的姿态,同时也暗示了白云的纯洁与恒久。不辞一日到千回,则表达了白云在天空中自由飞翔,不受时间限制的自在与美丽。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390)

李孝光(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十六日宿芜湖县

芜湖县南泊船夜,欲霜天色已苍苍。

云山欲曙江流紫,洲渚初昏烧火黄。

自笑头颅向华发,尚为羁旅适他乡。

东船西舫无人语,可惜窗中明月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喜雨次神字韵录呈达兼善

净洗烦冤六合新,清晨沙路绝轻尘。

太山自古兴云雨,淫祀何劳走鬼神。

淝水急流舟欲起,巢湖浮黛画初匀。

客游甚忆鱼羹饭,归到江南及暮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张颜乐秋夜闻蛩

西风蟋蟀共悲凉,病木飘残托腐肠。

邻媪秋来借灯火,行人夜语怨参商。

啼残红叶催霜雨,吟傍黄花饮露香。

商榷秋风与秋月,腹中那有许雌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人游雁山家字韵二首(其一)

北雁山中路诘曲,夕阳木杪见人家。

笋舆穿树惊霜叶,桐杖敲云损土花。

白雁秋高还荡顶,流萤月黑出檐牙。

匆匆但得皮肤耳,出外逢人莫浪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