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清时望郎贵,白首故乡归。
有子纡蓝绶,将孙著綵衣。
松乔新道院,鹤老旧渔矶。
知止自高德,宁为遁者肥。
这首诗是宋代哲学家周敦颐赠给虞部员外郎谭公昉的致仕诗,表达了对友人晚年选择归乡的敬意和对其高尚品德的赞扬。首句“清时望郎贵”暗示了谭公在清平之世曾显赫尊贵,而“白首故乡归”则描绘了他年迈时选择回归故里的淡泊。接下来,“有子纡蓝绶”赞美了他的家族延续,子孙承袭了荣耀;“将孙著綵衣”则进一步强调家族的兴盛景象。
诗中提到的“松乔新道院”和“鹤老旧渔矶”,以松树和仙鹤寓言友人的超然与隐逸生活,象征着他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最后两句“知止自高德,宁为遁者肥”直接表达了对谭公明智选择退隐,以保持高尚品德的赞赏,认为这样的生活方式更显其德行之高,宁愿过遁世的生活也不愿追求世俗的富贵。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既体现了对友人的尊重,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不详
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谥号元公,世称濂溪先生。是北宋五子之一,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太极图说》《通书》(后人整编进《周元公集》)。所提出的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主静、至诚、无欲、顺化等理学基本概念,为后世的理学家反复讨论和发挥,构成理学范畴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公暇频陪尘外游,朝天仍得送行舟。
轩车更共入山脚,旌旆且从留渡头。
精舍泉声清㶁㶁,高林云色淡悠悠。
谈终道奥愁言去,明日瞻思上郡楼。
斯须暮云合,白日无馀晖。
金波从地涌,宝燄穿林飞。
僧言自雄誇,俗骇无因依。
安知本地灵,发见随天机。
旧隐濂溪上,思归复思归。
钓鱼船好睡,宠辱不相随。
肯为爵禄重,白发犹羁縻。
老子生来骨性寒,宦情不改旧儒酸。
停杯厌饮香醪味,举箸常餐淡菜盘。
事冗不知筋力倦,官清赢得梦魂安。
故人欲问吾何况,为道舂陵只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