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北纪行十二章章八句(其五)

斯须暮云合,白日无馀晖。

金波从地涌,宝燄穿林飞。

僧言自雄誇,俗骇无因依。

安知本地灵,发见随天机。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翻译

转眼间暮色降临,白天的余晖不再明亮。
金色的光芒如同泉水般从地面涌出,珍贵的火焰穿越树林飞翔。
僧人夸耀自己的修行,世俗之人却感到惊异,没有依靠。
谁能知晓这里的灵性,显现全凭自然的法则。

注释

斯须:转眼间。
暮云:傍晚的云彩。
馀晖:剩余的阳光。
金波:金色的光芒。
涌:涌出。
宝燄:珍贵的火焰。
僧言:僧人的言论。
自雄誇:自我夸耀。
俗骇:世俗之人惊骇。
无因依:没有依靠。
本地灵:当地的灵性。
发见:显现。
天机:自然的法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的自然景象和对宗教现象的观察。"斯须暮云合"写出了天色迅速暗下来,云层聚合的情景;"白日无馀晖"进一步强调了光线的消失。接下来的"金波从地涌"可能是指月光透过云层,犹如金色的波浪涌现,"宝燄穿林飞"则形象地描绘了明亮的光芒穿透树林,如同火焰般飞舞。

诗人引用僧人的言论,暗示他们对此景象的解释可能带有自我夸耀的成分,而世俗之人对此感到惊讶,却找不到合理的解释。最后两句"安知本地灵,发见随天机"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背后神秘力量的敬畏,认为这种显现是顺应天意的神秘力量,而非人力所能预测或控制。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们的反应,展现了朱熹对于宇宙秩序和神秘力量的思考,体现了他深沉的哲学观。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石塘桥晚钓

旧隐濂溪上,思归复思归。

钓鱼船好睡,宠辱不相随。

肯为爵禄重,白发犹羁縻。

形式: 古风

任所寄乡关故旧

老子生来骨性寒,宦情不改旧儒酸。

停杯厌饮香醪味,举箸常餐淡菜盘。

事冗不知筋力倦,官清赢得梦魂安。

故人欲问吾何况,为道舂陵只一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同石守游

朝市谁知世外游,杉松影里入吟幽。

争名逐利千绳缚,度水登山万事休。

野鸟不惊如得伴,白云无语似相留。

傍人莫笑凭阑久,为恋林居作退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夜雨书窗

秋风拂尽热,半夜雨淋漓。

绕屋是芭蕉,一枕万响围。

恰似钓鱼船,篷底睡觉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