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浊世住终难,孤峰念永安。
逆风眉磔磔,冲雪锡珊珊。
石室关霞嫩,松枝拂藓乾。
岩猿应认得,连臂下句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归往南岳的场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送别之情和对其清净生活的向往。
"浊世住终难"一句,意指在纷扰复杂的俗世中长久居住是多么困难,暗含着对尘世的不满和对出家人清净生活的羡慕。"孤峰念永安"则表达了诗人对僧人所处之地——南岳孤峰的向往,那里有宁静祥和的环境,可使心灵得到永远的安顿。
接下来的两句"逆风眉磔磔,冲雪锡珊珊"生动地描绘了僧人行走在逆风中,眉头紧锁,以及他们勇敢地穿越大雪中的坚定形象。这里的"逆风"和"冲雪"都强调了僧人的坚毅与不屈。
"石室关霞嫩,松枝拂藓乾"一句,通过对石室内光线的描写,以及松枝轻拂着干燥的苔藓,展现了一幅幽静、清寂的画面。这里的"石室"和"松枝"都是典型的山居生活象征。
最后两句"岩猿应认得,连臂下句栏"则是对僧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情形进行了描绘。"岩猿"指的是栖息在岩石之上的猿类,这里暗示着僧人的生活与自然界的亲密无间。"连臂下句栏"可能是在描述僧人在山中修行,或者是对其清净生活状态的一种比喻。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南岳风光和僧人生活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和出家人精神追求的赞美。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赤日彤霞照晚坡,东州道路兴如何。
蝉离楚柳鸣犹少,叶到嵩云落渐多。
海内自为闲去住,关头谁问旧经过。
叮咛与访春山寺,白乐天真在也么。
阿阇梨与佛身同,灌顶难施利济功。
持咒力须资运祚,度人心要似虚空。
东周路踏红尘里,北极门瞻紫气中。
好进焚文沾帝泽,却归天策继真风。
曾此栖心过十冬,今来潇洒属生公。
檀栾旧植青添翠,菡萏新栽白换红。
北面城临灯影合,西邻壁近讲声通。
不知门下趋筵士,何似当时石解空。
欲退无因贵逼来,少仪官美右丞才。
青袍早许淹花幕,霜简方闻谢柏台。
金诺静宜资讲诵,玉山寒称奉尊罍。
西峰有客思相贺,门隔潇湘雪未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