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宿旧房与愚上人静话

曾此栖心过十冬,今来潇洒属生公。

檀栾旧植青添翠,菡萏新栽白换红。

北面城临灯影合,西邻壁近讲声通。

不知门下趋筵士,何似当时石解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曾经在这里静心度过十个寒冬,如今景象俊逸属于生公所有。
从前种植的竹子更加青翠,新栽的荷花已由白转红。
北面的城墙映着灯光相互交映,西边的墙壁靠近处讲经声相通。
不知道门下那些赴宴的学者,比起当时能否理解石解的空寂之心。

注释

曾此:曾经在这里。
栖心:静心居住。
十冬:十个冬天,指多年。
潇洒:景致俊逸不群。
生公:指高僧,此处代指寺院的主人。
檀栾:形容竹子的姿态美好。
旧植:以前种植的。
青添翠:变得更加青绿。
菡萏:荷花。
新栽:新近种植。
白换红:花色由白转为红色。
北面:指寺院的北侧。
城临:靠近城墙。
灯影合:灯光与影子交相辉映。
西邻:西侧相邻。
壁近:靠近墙壁。
讲声通:讲经的声音可以相通。
门下:门徒,学生。
趋筵士:赴宴的学者或宾客。
何似:如何比得上。
当时:往昔。
石解空:比喻深刻的禅理或空寂的境界,这里可能指历史上的某位高僧或其悟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回到曾经栖息过的地方,感受着岁月的流转和自然景物的变迁。"曾此栖心过十冬"表达了时间的长久,而"今来潇洒属生公"则表现出一种超脱与淡然,"檀栾旧植青添翠"和"菡萏新栽白换红"通过对树木和花卉的描写,展示了自然界的更新变化。

诗人接着描述了环境的亲切感,"北面城临灯影合"与"西邻壁近讲声通"让人感觉到一种熟悉和安宁。最后两句"不知门下趋筵士,何似当时石解空"则流露出对往昔情景的回忆和怀念,其中"石解空"可能指的是一个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物形象,或许是诗人自己,也可能是某位高僧或隐者。

整首诗通过对旧地重游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时间、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闻王员外新恩有寄

欲退无因贵逼来,少仪官美右丞才。

青袍早许淹花幕,霜简方闻谢柏台。

金诺静宜资讲诵,玉山寒称奉尊罍。

西峰有客思相贺,门隔潇湘雪未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闻西蟾从弟卜岩居岳西有寄

瀑布见高低,岩开岩壁西。

碧云多旧作,红叶几新题。

滴沥中疏磬,嵌空半倚梯。

仍闻樵子径,□不到前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闻沈彬赴吴都请辟

长讶高眠得稳无,果随徵辟起江湖。

鸳鸯已列樽罍贵,鸥鹤休怀钓渚孤。

白日不妨扶汉祚,清才何让赋吴都。

可能更忆相寻夜,雪满诸峰火一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闻尚颜上人创居有寄

麓山南面橘洲西,别搆新斋与竹齐。

野客已闻将鹤赠,江僧未说有诗题。

窗临杳霭寒千嶂,枕遍潺湲月一溪。

可想乍移禅榻处,松阴冷湿壁新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