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独醒小亭

退食多留此,翛然一散襟。

凉从晓来觉,秋向雨中深。

墙竹侵山色,檐茅杂柳阴。

有谁能载酒,过我共幽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常常在退朝后在此停留,悠然地敞开胸怀。
早晨的凉意从醒来就感受到,秋天的深度随着雨势更显浓厚。
院墙边的竹子侵染了山色,屋檐下的茅草混杂着柳树的阴影。
有谁能够带着美酒,与我一同探寻这幽静之处。

注释

退食:退朝后的闲暇时光。
翛然:自由自在的样子。
襟:胸怀,心情。
晓来:清晨。
雨中深:雨中的秋意更加浓重。
墙竹:院墙边的竹子。
山色:山的景色。
檐茅:屋檐下的茅草。
载酒:携带美酒。
幽寻:幽静的探索或寻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得的生活状态和深秋的景象。开篇"退食多留此,翛然一散襟"表明诗人喜欢在这个地方停留,享受着悠闲的时光,心情舒畅至极,连衣襟都放松了。这两句设置了一种宁静、自在的氛围。

接着"凉从晓来觉,秋向雨中深"则描写了天气转凉和季节更替带来的感觉。清晨就能感受到凉意的侵袭,而秋意随着连绵的雨水变得愈加浓重。诗人通过对自然变化的细腻感受,展现了深秋的萧瑟。

"墙竹侵山色,檐茅杂柳阴"这两句则是对景色的描写。墙边的竹子与山上的绿色融为一体,屋檐下生长的茅草和柳树的影子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天然和谐的画面。

最后"有谁能载酒,过我共幽寻"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人能够携带美酒,共同探访那些偏僻幽深之处。这里流露出对友情和交流的向往,以及对生活中一些小确幸的期待。

总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作品,它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更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豁达。

收录诗词(29)

王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徐献可兼别重巽

谁怜范叔恋袍寒,犹有徐卿二子看。

大率率中多物忤,相知知到此心难。

最怜风雪分吟笔,安得江山共倚栏。

后夜小窗怀素帖,挑灯应忆我同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城西即事

清晓离家去路遥,绝怜寒景太萧条。

松深渐觉风声紧,云动还知雪意销。

沙嘴客担鱼种卖,山头人拾树枝烧。

梅华多处谁家酒,斜舞青帘隔小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独醒午坐

小槽停溜务厅闲,幕府文书省却难。

竟日裴回无俗意,祇因竹外有秋山。

形式: 七言绝句

秋夜有怀醉书十韵

秋风从何来,飒飒入窗牖。

残镫耿不寐,照我客颜厚。

故园岂不佳,亦颇兴怀否。

黄金桂百树,碧玉池十亩。

猿鹤响空山,亭台映疏柳。

觥筹杂野蔌,笔砚得佳友。

愁无弹鹊句,隽有持螯手。

人生行乐耳,功名有时有。

点检屐几两,土苴米五斗。

浩然归去来,万事不如酒。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