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鹧鸪天·别》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董以宁所作,情感细腻,描绘了离别时的复杂心情与对未来的忧虑。
首句“赋得将离向绮窗”,以绮窗为背景,点出即将分别的情境,营造了一种温馨而略带忧伤的氛围。接着,“桃花流水送游艭”一句,运用了自然界的意象,桃花与流水象征着美好与流逝,游艭则代表了即将远行的船只,整个画面充满了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憧憬。
“柔肠乍结先回九,小字亲钩定取双”两句,通过比喻和细节描写,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柔肠乍结,形容离别时心绪的缠绵悱恻;小字亲钩,可能是指在信件或礼物上亲手书写名字,表达对对方的深情与不舍。定取双,可能寓意希望两人能共度余生,体现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玉案,伴银缸。惯来一晌不惊尨”几句,进一步描绘了日常生活的温馨场景,玉案和银缸是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尨则指家中宠物,这些细节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能看到两人共同生活的温馨画面。惯来一晌不惊尨,意味着即使在短暂的相聚中,也习惯了彼此的存在,连家中宠物都习以为常,增添了生活的烟火气和情感的深度。
最后,“多情恐逐浮萍去,发愿拈针绣佛幢”两句,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与祈愿。多情恐逐浮萍去,担心自己的深情会被时间的流逝冲淡;发愿拈针绣佛幢,则是希望通过宗教信仰的力量,祈求两人的感情能够长久稳固,如同佛幢般坚固不倒。这种对爱情的执着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使得整首词的情感更加饱满,引人深思。
综上所述,《鹧鸪天·别》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生动地描绘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与对未来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深刻理解和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