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别

赋得将离向绮窗。桃花流水送游艭。

柔肠乍结先回九,小字亲钩定取双。

同玉案,伴银缸。惯来一晌不惊尨。

多情恐逐浮萍去,发愿拈针绣佛幢。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鉴赏

这首《鹧鸪天·别》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董以宁所作,情感细腻,描绘了离别时的复杂心情与对未来的忧虑。

首句“赋得将离向绮窗”,以绮窗为背景,点出即将分别的情境,营造了一种温馨而略带忧伤的氛围。接着,“桃花流水送游艭”一句,运用了自然界的意象,桃花与流水象征着美好与流逝,游艭则代表了即将远行的船只,整个画面充满了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憧憬。

“柔肠乍结先回九,小字亲钩定取双”两句,通过比喻和细节描写,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柔肠乍结,形容离别时心绪的缠绵悱恻;小字亲钩,可能是指在信件或礼物上亲手书写名字,表达对对方的深情与不舍。定取双,可能寓意希望两人能共度余生,体现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玉案,伴银缸。惯来一晌不惊尨”几句,进一步描绘了日常生活的温馨场景,玉案和银缸是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尨则指家中宠物,这些细节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能看到两人共同生活的温馨画面。惯来一晌不惊尨,意味着即使在短暂的相聚中,也习惯了彼此的存在,连家中宠物都习以为常,增添了生活的烟火气和情感的深度。

最后,“多情恐逐浮萍去,发愿拈针绣佛幢”两句,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与祈愿。多情恐逐浮萍去,担心自己的深情会被时间的流逝冲淡;发愿拈针绣佛幢,则是希望通过宗教信仰的力量,祈求两人的感情能够长久稳固,如同佛幢般坚固不倒。这种对爱情的执着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使得整首词的情感更加饱满,引人深思。

综上所述,《鹧鸪天·别》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生动地描绘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与对未来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深刻理解和美好愿望。

收录诗词(238)

董以宁(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一六六六年前后在世),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著有《正谊堂集》和《蓉度词》。其中《蓉度词》中大量的“艳体词”作品又尤为学界所争议

  • 字:文友
  • 籍贯: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

相关古诗词

鹧鸪天.寄

两小无猜直到今。丙寅鹊脑惯同斟。

鸳鸯向午常交颈,豆蔻多时始见心。

曾赋别,几嗣音。天涯南北雁难寻。

归来朱鸟窗前看,应有蛛丝网画琴。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叹

是处常来好当家,惯从明镜看朝霞。

梦中犹认崔娘枕,扇底难披温令纱。

人忽别,思无涯。归来空讶七香车。

迎风一笑回头望,䯼髻双簪并蒂花。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慰

何处春风着柳斜。深深庭院绿阴遮。

每弹指处闻花叹,自抵牙时为曲差。

频减膳,漫呼茶。莫将惆怅饯年华。

门前流水蓝桥锁,犹度当初金犊车。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昨夜

昨夜天孙罢锦梭。轻槎无恙到明河。

几经私语全珍重,再试真心薄谴诃。

羞月姊,避鹦哥。玉人频问夜如何。

最怜蝴蝶惊魂骤,输与庄生晓梦多。

形式: 词牌: 鹧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