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三四弟韵

清明乍佳游,适与元巳并。

但有松叶醪,宁须杏花饧。

渔篷半篙绿,烟雨涵幽清。

缅怀兰亭人,高冢亦已平。

空馀数行墨,日月老送迎。

不知狂李白,醉面骑长鲸。

宇宙曾几何,一笑吾诗成。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清明时节适宜出游,恰巧与上巳节相邻。
只须享用松叶酿的酒,何必还要杏花蜜糖。
渔舟上的竹篷半浸在绿色的水波中,烟雨笼罩着清幽的景色。
怀念起兰亭聚会的人们,他们的高坟如今也已夷为平地。
只剩下几行墨迹,日月交替见证着时光流逝。
遥想那狂放的李白,醉酒后骑着巨鲸畅游。
宇宙转瞬即逝,一笑间我的诗篇已完成。

注释

清明:清明节。
乍:忽然, 刚刚。
元巳:古代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三月上旬举行。
并:同时。
松叶醪:用松叶酿制的酒。
杏花饧:杏花蜜糖。
渔篷:渔夫的遮阳篷。
烟雨:蒙蒙细雨。
缅怀:追忆, 怀念。
兰亭人:指《兰亭集序》中的聚会人物。
高冢:高大的坟墓。
平:填平。
墨:墨水。
日月:太阳和月亮。
狂李白:指唐朝诗人李白。
醉面:醉酒后的脸庞。
一笑:微笑, 笑容。
吾诗成:我完成了诗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方岳的作品,名为《和三四弟韵》。诗中描绘了一幅清明时节游玩的景象,同时也蕴含了对过去岁月的缅怀与感慨。

"清明乍佳游,适与元巳并。" 这两句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春日良辰的意境,"乍"字表达了一种即将到来的美好时光,而"适与元巳并"则暗示了诗人对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怀念。

"但有松叶醪,宁须杏花饧。" 这两句通过对比,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界中细微之物的观察与喜爱。"松叶醪"和"杏花饧"都是自然界中的小事,却能引起诗人的感慨。

"渔篷半篙绿,烟雨涵幽清。"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水乡春景图,"渔篷半篙绿"勾勒出水边的生机与活力,而"烟雨涵幽清"则营造出一种既有烟雾缭绕又带着细雨的宁静氛围。

"缅怀兰亭人,高冢亦已平。"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中人物的追思,以及时间流逝后一切均归于尘土的情感。

"空馀数行墨,日月老送迎。" 这两句则写出了诗人在书画艺术上的寄托与生活中的无常感。"数行墨"指的是书画作品,而"日月老送迎"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最后两句"不知狂李白,醉面骑长鲸。宇宙曾几何,一笑吾诗成。" 则是一种超脱世俗、自在飞扬的情怀。诗人以李白为榜样,表达了对自由不羁精神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诗歌创作的满足与成就感。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展现了一种超脱凡尘、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和放翁社日四首(其一)社日雨

今兹淫春霖,曾不避甲子。

荷锄做秧田,宁欠三寸水。

社戊占丰登,不以此故已。

径起觳觫公,鸣蓑共于耜。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和放翁社日四首(其三)社酒

春风泼醅瓮,夜雨鸣糟床。

相呼荐蠲洁,洗盏方敢尝。

不辞酩酊红,所愿䆉稏黄。

家家饭牛肥,岁岁浮蛆香。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和放翁社日四首(其二)社鼓

鼕鼕枌榆社,坎坎桑竹野。

初非有均度,意欲薄豳雅。

侯家按新声,视此宁勿赭。

且从群儿嬉,吾耒已可把。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夜闻雨用诚斋新凉韵

岁事不可常,吾生复馀几。

立秋五十日,殊未凉风至。

山田欲生烟,旱气亦可已。

摵摵声入桐,中夜揽衣起。

未议填饥肠,且与洗渴髓。

霢霂倘优渥,安用雷电驶。

相传水晶宫,法施政如此。

焦枯宽一分,热恼清十倍。

稽首不昧香,我意则佛意。

问雨从何来,君其无罪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