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其十三)停云偶作

偶向停云堂上坐,晓猿夜鹤惊猜。

主人何事太尘埃。低头还说向,被召又重来。

多谢北山山下老,殷勤一语佳哉。

借君竹杖与芒鞋。径须从此去,深入白云堆。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翻译

我偶尔在停云堂上静坐,清晨猿猴夜晚鹤鸟都感到惊讶。
主人为何如此忙碌,仿佛身处尘世的纷扰中。他低头沉思,然后告诉我,又被召唤回来。
深深感谢北山下的老友,他热情的话语多么美好。
我借用你的竹杖和草鞋,决定立刻启程,直入那白云缭绕的深处。

注释

偶向:偶尔,有时。
停云堂上:指一个宁静的场所。
尘埃:比喻世俗的纷扰。
被召又重来:指被某种召唤再次回到这里。
北山山下老:对朋友的尊称,住在北山下的长者。
竹杖:古人常用的行走工具,象征简朴生活。
芒鞋:草鞋,简易的鞋子,常用于隐士或旅行者。
白云堆:形容高洁的隐居之地,云雾缭绕的山林。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停云堂上偶然静坐时的场景,引发早晨猿猴和夜晚鹤鸟的好奇猜测。诗人自问为何频繁离开清静之地,沉入尘世纷扰,低头思索后,坦诚自己因被召唤而不得不回归。他感激山下的老友,对方的一席话让他深感温馨。诗人借用了友人竹杖和芒鞋,决定放下俗务,径直走向那深远的白云深处,寻求内心的宁静与隐逸生活。整首词流露出诗人对尘世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隐逸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其六)

手捻黄花无意绪,等闲行尽回廊。

卷帘芳桂散余香。枯荷难睡鸭,疏雨暗池塘。

忆得旧时携手处,如今水远山长。

罗巾浥泪别残妆。旧欢新梦里,闲处却思量。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一)探梅

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

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竹根流水带溪云。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一)侍者阿钱将行,赋钱字以赠之

一自酒情诗兴懒,舞裙歌扇阑珊。

好天良夜月团团。杜陵真好事,留得一钱看。

岁晚人欺程不识,怎教阿堵留连。

杨花榆荚雪漫天。从今花影下,只看绿苔圆。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

莫笑吾家苍壁小,棱层势欲摩空。

相知惟有主人翁。有心雄泰华,无意巧玲珑。

天作高山谁得料,解嘲试倩扬雄。

君看当日仲尼穷。从人贤子贡,自欲学周公。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