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后寻边三首(其一)

千里烟沙尽日昏,战馀烧罢闭重门。

新成剑戟皆农器,旧著衣裳尽血痕。

卷地朔风吹白骨,柱天青气泣幽魂。

自怜长策无人问,羞戴儒冠傍塞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千里黄沙终日昏暗,战后焚烧完毕紧闭深门。
新铸的剑戟都成了农具,旧衣物上满是血迹斑斑。
狂风卷起地面的白骨,青天之气仿佛在为幽魂哭泣。
我独自感叹,宏伟的计策无人问津,羞于身着儒生冠冕靠近边疆城墙。

注释

千里:形容地域辽阔。
烟沙:沙漠中的尘土。
战馀:战争结束后。
闭重门:紧紧关闭厚重的大门。
新成:新近制成。
剑戟:兵器。
皆:都。
农器:农具。
旧著:旧有的衣物。
血痕:血迹。
朔风:北方寒冷的风。
白骨:被遗弃的尸骨。
柱天:直插天空。
青气:象征哀愁或不祥的青色气息。
泣:哭泣。
幽魂:逝去者的灵魂。
长策:长远的策略。
无人问:无人关注。
儒冠:儒生的帽子,象征文人身份。
傍塞垣:靠近边疆的城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战役后的荒凉景象和士兵的凄凉心情。"千里烟沙尽日昏,战馀烧罢闭重门"两句,通过对远方烟尘和黄昏景色的描写,以及战后废墟中的火光熄灭和城门紧闭,展现了战争带来的毁灭和孤独。

接下来的"新成剑戟皆农器,旧著衣裳尽血痕",则表明战争结束后,曾经的武器转变为农具,而士兵们穿在身上的衣物上布满了血迹,凸显出战争的残酷与毁灭。

"卷地朔风吹白骨,柱天青气泣幽魂"两句,以一种超现实的笔触,描绘了战场上白骨被狂风吹散,以及天空中仿佛有悲伤之气,为逝者哀悼的情景。

最后,诗人通过"自怜长策无人问,羞戴儒冠傍塞垣"表达了自己作为一名战士,手持战策却无人询问,而头戴文人的儒冠,却只能守卫边塞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后果的描述,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示了一种深沉的历史哀愁和个人的悲凉。

收录诗词(94)

李山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兵后寻边三首(其二)

旗头指处见黄埃,万马横驰鹘翅回。

剑戟远腥凝血在,山河先暗阵云来。

角声恶杀悲于哭,鼓势争强怒若雷。

日暮却登寒垒望,饱鸱清啸伏尸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兵后寻边三首(其三)

风怒边沙迸铁衣,胡儿胡马正骄肥。

将军对阵谁教入,战士辞营不道归。

新血溅红黏蔓草,旧骸堆白映寒晖。

胸中纵有销兵术,欲向何门说是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别杨秀才

因乱与君别,相逢悲且惊。

开襟魂自慰,拭泪眼空明。

故国已无业,旧交多不生。

如何又分袂,难话别离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别墅

此地可求息,开门足野情。

窗明雨初歇,日落风更清。

苍藓槎根匝,碧烟水面生。

玩奇心自乐,暑月听蝉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