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叶兰所作的诗,以深沉的情感描绘了主人公在困境中的挣扎与思考。首句“骸骨惊存患难馀”,开篇即以“骸骨”这一形象化的表述,展现了一种历经磨难后的疲惫与沧桑感,暗示了主人公曾遭受过巨大的苦难,而“惊存”则表达了对生命得以延续的庆幸与感慨。
接着,“旅逢岁暮倍踟蹰”一句,将时间背景设定为年末,主人公在异乡的旅途中,面对即将过去的一年,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思绪和犹豫。这里的“踟蹰”不仅指行走的迟疑,更深层地反映了内心的彷徨与不安。
“孤灯燄冷青垂壁,短发愁凝白满梳”两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进一步渲染了主人公孤独、忧郁的心境。孤灯的微弱光芒映照着冰冷的墙壁,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而“短发愁凝白满梳”则直接描绘了主人公因忧虑而产生的白发,形象地表现了岁月的无情与内心的痛苦。
“乞米自怜颜鲁帖,题门堪信翟公书”两句,展现了主人公在生活困境中的无奈与自我反思。通过“颜鲁帖”(颜真卿的书法作品)和“翟公书”(翟公的著作),诗人巧妙地将个人的处境与历史人物的成就进行对比,表达了对自己现状的同情与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故知穷学当吾事,谁向沧江援困鱼”两句,揭示了诗人的深层思考与决心。他认识到,在困境中坚持学习是自己的责任,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上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们的关怀与希望,希望能够有人伸出援手,帮助他们摆脱困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元代文人对于人生、社会、自我价值的深入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